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从世华会事件看舆论中的某种仇富仇官情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31 13:33:48    评论:0
导读

一桩“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协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使红十字面临信任危机,导致其获捐数额急剧下降。据《羊城晚

    一桩“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协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使红十字面临信任危机,导致其获捐数额急剧下降。据《羊城晚报》报道,深圳市红十字会医疗救助资金专属账号自“郭美美事件”之后,收到的社会捐款几乎为零,除早有合作的一些定向捐款外,一个多月来只有一笔定向捐给巫昌凯的100元捐款。

    而随后的“卢美美事件”,又将舆论的矛头引向了卢俊卿和其女儿卢星宇,同时也引向了中非希望工程及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由此导致在8月18日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成立六周年庆典上,虽然进行了两轮募捐,但却没有募捐到一分钱。而此前在4月21日举办的第七届杰出华商大会上的募捐金额却是2.479亿元;6月19日的华商资本论坛上募捐金额为1.765亿元。

    细察这两次舆论风波,社会公众竞相指责的背后,均隐藏着很深的社会仇富心态。而媒体正是借助社会公众的这种仇富心态,或大事渲染富人的奢华,或进行听风即雨的报道,以激化社会的贫富矛盾,依赖社会对媒体的信任,借助不明真相的公众仇富心理的宣泄,来换取社会对该报道的关注。但是反观这些义愤填膺的网民,大多是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他们盲目的跟着媒体的指向走,在混乱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几乎见不到理性、客观的分析。他们一遍遍传播媒体的观点,充当散播谣言的工具,最终酿成了三人成虎的局面。实际上,社会民众的仇富心理一般是对“为富不仁者”的仇恨,并非是对所有富人的仇恨,而有些媒体却利用了善良公众的无知进行恶意炒作,将卢氏父女这样以从事慈善事业为终身追求的人渲染成公众心中仇恨的富人形象,试图以此博得热点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

    在关于“卢星宇事件”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冷静、客观的分析,而不是盲目跟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如果对事件的真相不加以实事求是的考证,仅仅是为了制造舆论卖点而进行不负责任的推测性、假想性、甚至虚构性的报道,借助社会已有情绪的渲染来获取媒体自身的利益,这将对社会正气的弘扬、社会稳定的维护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为首先,诚信是社会稳定的根基。“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基,而社会交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如果一个社会丧失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就会中断,社会合力就会分崩离析。而诚信的丧失对这种以诚信为生存基础的慈善事业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一旦捐赠主体对受赠方失去信任,他们便不会进行捐赠,这将使慈善事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从“郭美美事件”对红十字协会的影响以及“卢美美事件”对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影响便可知晓。

    其次,媒体是维系社会诚信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舆论监督是社会进步的净化器,媒体是社会道德的底线。作为媒体,在传播社会诚信,推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实事求是的报道,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但是如果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而刻意进行不符合实际的报道,甚至煽动社会的某些负面情绪,则会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如媒体对“卢星宇事件”列举的所谓“九大谎言”,在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方面给出强有力的证据后,明眼人便能立刻分辨出事情的真伪。但此前爆出所谓“九大谎言”的媒体却再也没有再拿出真实有力的证据来进行反驳,这也充分证实了制造“九大谎言”才是最大的谎言。由此可见,此次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并非实事求是,而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刻意制造了新闻卖点。这种态度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不应当成为媒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否则,媒体造就的强大舆论势力,将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客观存在的仇富心理极易被煽动。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句话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为富不仁”的心理学暗示,社会公众普遍认为为富者一般不仁,加之舆论对一些为富者不仁行为的渲染,便形成了社会的仇富心理。尤其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观念与现实中贫富差距形成的对比在弱势群体中形成的不公平感,更加剧了这种仇富心理。这种心理日渐积累,就会产生发泄的需求,而这种急需发泄而又被压抑的需求,往往会一触即发,最易被鼓动和利用。但是这种仇富是指人们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非法致富”、“为富不仁者”之“恶行”的道德义愤,不能等同于对一切为富者的嫉恨和敌视。因为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是的确存在的,但是这种差距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它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必须的、合理的。为富者也是自我奋斗的成果,并非都是不仁。理性接纳和宽容面对社会财富的合力差距,不仅是一种以追求社会公正为目标的社会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以人本关怀为目标的文化体系不断发展的结果。但是如果借助这种需要发泄的仇富心理,恶意制造导火索,煽动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敌对情绪,则无疑会在社会中营造紧张氛围,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团结和稳定。

    第四,舆论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在信息时代,媒体日渐成为社会交往和信息传递的强势力量。对社会主体机制的运行,形成了法律监督之外的舆论监督力量,这股力量在当前各种新闻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影响。比如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动车事故等,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并对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舆论监督体制尚不够完善,比如我们缺乏对媒体这一监督者的再监督,缺乏对媒体失实报道的社会问责机制,或者对失实报道的违法行为处罚过轻。这一制度性缺失让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少了应有的顾虑,会使他们为了片面追求热点、吸引公众眼球而进行脱离实际的报道,甚或进行诱导性报道。而吸引公众眼球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公众的情绪,故意引发争议。在“卢星宇事件”中,媒体就是利用了大多数不明真相群众的仇富情绪,对该事件进行了诱导性、渲染性的报道,使网民仇富仇官情绪更加升级,社会上凝聚着一股焦躁不安的动荡气氛。

    如果新闻媒体失去了可观、公正的立场,一味追求吸引公众眼球,或者不顾客观事实、不考证事实即对事件进行偏离实际抑或模棱两可的报道,甚至有意进行诱导性的报道,将使新闻媒体失去应有的诚信,也势必会摧毁社会现有的诚信体制,从而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制造紧张气氛和对立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新闻媒体只有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事件进行报道,而不要增加过多的导向性抑或误导性的言论,以免迷惑公众的试听。因为媒体的核心作用是客观报道,而非主观评价,更不应该是煽风点火式的渲染,以牺牲社会诚信为代价而获取自己一时的利益。只有坚持客观,避免主观,才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给社会呈现客观、属实的真相,才能维护社会的诚信,加固社会的稳定发展。(宝艺)

    关键词:中非希望工程,卢星宇,卢俊卿,卢美美

新闻素材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0258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