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又一家人文书店恐将消失在城市的喧嚣中。
5月17日,单向街图书馆的股东之一,彭博《商业周刊》出版人于威的一条微博让众多爱书人惶惶不安。她无奈地表示,坚持7年之久的单向街图书馆"租金大涨,无以为继",恐将另觅新址。作为京城硕果仅存的人文风向标之一,单向街图书馆的去留,不再是一家书店生与死的问题。于威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不会让单向街图书馆消失。
商报:单向街图书馆的遭遇让大家很揪心,但独立书店陆续消亡的趋势却又让我们无可奈何。您做书店的初衷是什么?于威: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把书店取名为单向街。其实是因为我特别喜欢瓦尔特·本雅明的作品《单向街》,他代表没落的知识分子,他坚持的一些理念是我们想分享的。因为不想让书店的名字太过生硬,所以就起名"单向街图书馆",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聊天、看书、讲座的地方。开始的时候大学生很多,后来不少年轻人会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参加讲座,其实这些都超出我原来的设想。开始以为是个私人空间,后来变成了一个公共空间,我们就想把书店好好做下去。
商报:是否从一开始,您和其他股东心里就清楚,单向街图书馆在商业运营上没有未来?于威:一开始我们没有把单向街图书馆当一个纯粹的生意来做,所以赔钱是自然的事情。最初我们只有5个股东,每个人拿点钱投资。后来又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合伙。我们跟他们说:办单向街图书馆反正不挣钱,希望你们帮帮我们。
我们现在有13个股东,我们戏称"13不靠",因为大家在书店的经营管理上都很"不靠谱"。但这些"不靠谱"的人让我特别感动,他们投资书店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把钱给你了,都没要张收据。股东里有一两个有钱人,但是大部分是像我们这样,还在干一份职业,把薪水往里填的人,相当可爱。下周我们就会有个股东大会,其实就是看看能不能让大家都再掏点钱。
商报:您最想对这些默默支持单向街图书馆的朋友说些什么?于威:我发微博,更多是鼓励自己,没想到却发展成一个公共事件。我并没有号召全社会来拯救单向街图书馆的意思。大家的关注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目前靠股东的力量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我们不想通过社会捐款的方式,把这件事情做得那么悲情。那样让我们这些文化人有点吃不消。如果书店到了靠捐款才能活的份上,那还不如不做。不是说读者多买几本书就能救得了我们,只要大家喜欢单向街图书馆,并且带上他们的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就是对我们的支持,这样就挺好。
其实,做书店是因为自己还有点人文理想。在这个年代,理想必须是靠钱养着的,所以我们必须养着单向街图书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做了400多场免费的讲座,大家用"文化场所"来称呼它,跟这个特别有关系。
商报:很多人都觉得书店是败给了房产开发商,输给了房租,您如何看待?于威:我们没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很多人打抱不平说还要给书店涨房租啊?但开发商没有给书店减免房租的义务。单向街图书馆可能再次搬迁,但我们希望不要搬太远,能在蓝色港湾找个其他地方最好。
我们能给大家的承诺是:不让单向街消失。最开始我们没有想把书店做成什么文化地标,单向街图书馆是自然而然发展成这样的。但我们也在反思自己的经营方式。不是简单玩玩就不对书店和读者负责任,我们不排斥有些文化基金和其他资金的介入。
实际上,要让单向街图书馆传承下去主要依靠大环境,只有大家意识到书店对自己是好的,书店才会有生存空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免费讲座,说不定某个年轻人,在某一场讲座的一刹那,他的理想或者人生被某句话、某个人、某本书突然点亮了,很多时候人生的改变就因为一句话。因此,书店给年轻人带来的这种快乐和心灵触动,远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也是我们坚持书店的原因之一。
商报:您认为单向街图书馆给大家带来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于威:近十年来,消费主义成为我们新的宗教,大家比拼工作、财富。用物质来武装自己。但很多人都感觉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缺乏滋养心灵的东西。
实体书店可以让大家安静下来。这就好比在读者心中种下了一个种子,我们不希望这些种子很快夭折。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说我们是在做公益,不是在做书店。
商报:您对单向街图书馆的前途持悲观还是乐观态度?于威:我其实不乐观,但也不特别悲观。单向街图书馆不会挽救书店这个行业。但关键在于,还得有人坚持经营书店。只要读书的种子在就好,这颗种子可以通过其他书店或讲座上演讲的人传达出去,可能影响不了100万人,但影响100个人总可以吧?只要书店的传统不断就好。文化一定要有生命力,有了生命力才可以传承。虽然我们这些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我们在尽可能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