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百兴养猪场
总经理 夏佰新
在“电子眼”里,猪舍里的状况一览无余。
开栏语
10年来,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多少?绿皮车变成了高铁,到北京从一天一夜到夕发朝至再到现在朝发午至。固定电话变成了苹果4S,从智能通话到发短信玩游戏再到上网看微博……光阴见证10年变化,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民生故事会,今天开讲。
去年,宜兴市百兴养猪场从荷兰引进了一套总价280多万元、名为“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的设备。通过高科技物联网养的猪究竟和传统方式养的猪有什么不一样,来听听“掌门人” 夏佰新怎么讲吧。
跟“二师兄”打了多年的交道,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在我国,每头母猪平均一年提供14.5头商品猪,发达国家却是25-26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去年,我开始用高科技物联网技术养猪。
我的养猪场坐落在宜兴市新建镇闸上村,这里一年出栏1万头种猪,2万头商品猪。传统养猪场,两公里外便臭气熏天,但你到我这里来,肯定闻不到一点臭味。不过,出于对生物安全的严格把关,我的养猪场对隔离要求很高,任何“闲杂人等”不能进入猪舍。所以你想了解养殖情景,只能随我去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设在宜兴市高塍镇的农业物联网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基地里,距离养猪场大约30公里。坐在监控中心办公室里,打开“畜禽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各个栏舍的状态在“电子眼”的监督下一览无余。看,最近的这个猪舍里有7头猪正趴在铁床上睡大觉,旁边有一头白猪“抢镜头”,不时拱拱同伴或扭扭屁股。
我的猪场是一个种猪场,生产出来的小猪崽卖给农户,因此这里的母猪和猪崽享受的“待遇”极高。运用荷兰的这套设备,猪场被分成了15栋平房,包括一栋产房,里面有6个区间,母猪在这里“生孩子”、喂奶,24周断奶后,“猪宝宝”就被转到旁边的一栋“保育室”,空下来的产房赶紧进行清洗、消毒、干燥,迎接下一批“孕妇猪”和“猪宝宝”。小猪长到50斤时,就从“保育室”挪到“育成舍”,长到120斤时,再到“育肥舍”,一直长到250斤。
此外,猪场还有1栋“公猪舍”,里面住着36头公猪,它们享受“VIP”待遇,每头猪都住“单间”。为了能监控母猪是否发情,我们在公猪住的这些“单间”上做了点手脚,留一个孔,母猪经过时,从这个孔里把头探进去,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探望次数达到十几次,那么“母猪发情监控系统”就会锁定这头母猪。
待配或怀孕母猪,也有一栋专门的猪舍,“孕妇猪”的饲料和饭量都有严格规定,它们从不吃“剩饭”,饲料都是科学配方,一到饭点就排队轮流到“餐厅”吃饭,这样可以控制猪的食物量。
物联网养出来的猪,猪肉口感怎么样?贵不贵?口感和卖价跟传统养殖的猪肉差不多,物联网的好处就是节约成本。
扬子晚报记者 戚庆燕 整理
名词解释
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按照《2009-2012年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江苏要用3-6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物联网领域技术、产业、应用的先导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