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投资理财 » 正文

购理财产品须防长假“零利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31 10:34:20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评论:0
导读

  近日,市民张阿姨致电本报:我发现同一家银行的两款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倒挂的现象33天的年化收益率是4.2%,而41天的只有4.0%

  近日,市民张阿姨致电本报:“我发现同一家银行的两款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倒挂的现象33天的年化收益率是4.2%,而41天的只有4.0%,是不是银行搞错了?”

  记者请教理财专家杨先生。他解释说,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不是决定预期收益的唯一因素,有些“倒挂”并非反常。张阿姨反映的两款理财产品,虽是同一银行,相同风险等级,年化收益率看似“倒挂”,其实与产品的到期日有关。存期33天这款产品的投资期限从8月27日到9月29日。合同约定,产品“到期日后的两个银行工作日内为到账日”,而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2012年国庆、中秋假期从9月30日开始。这意味着,该款理财产品的实际到账日最早也得10月8日。而合同还约定,“理财收益及理财本金在投资到期日与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这样一来,33天年化收益率4.2%和8天的“0利息”综合计算,实际收益率就只有3.38%左右。

  而那款41天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是从8月28日到10月8日,恰好避过了长假“零利息”的尴尬,4.0%的年化收益率“实打实”。专家以10万元投资额计算,购买33天期产品,预期收益大约是379.73元,到账日为10月8日或9日;而购买41天期产品,预期收益约为449.32元,到账日为10月9日或10日。

  专家表示,尽管银监会去年发文对超短期理财产品重点监管,一度使其发售量和收益率遭到重挫。但过去一年中,仍有个别银行为求阶段性账面存款余额的“漂亮”而铤而走险。可银行也不会盲目“让利”,把“好处”都给储户,于是耍些9月29日到期的小花招。因此,“储户不要看到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就盲目购买,而要注意本息到账时间,"精算"一下为好。”

 
关键词: 理财 产品 长假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458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