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生产一吨纸只需用水2立方,只要技术过关,造纸过程水甚至可以无限次循环!”日前,在第四届国际制浆造纸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上,南林大戴红旗教授介绍了造纸生产过程水循环使用技术以及纸低定量化研究进展,以实现造纸的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及环境友好远景。 据介绍,2011年我国造纸产量高达为1亿吨,平均每吨用水在20立方左右,消耗大量水资源,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造纸过程中,原材料中溶解出来的物质及生产过程中外加的化学药品,在纸成形时,没有很好地吸附在纤维表面而带出湿部系统,随滤液进入白水中,成为过程水的污染物。戴教授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11年我国纸和纸板产量1亿吨,每吨用水20立方计,每年在造纸上用水量高达20亿立方! 针对这个问题,戴教授提出通过化学与膜装备技术,对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在不影响设备和工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造纸用水的循环使用。“就像人体的血液系统,如果肾功能有缺陷,尿酸浓度过高,就可以通过血液透析将血液中的尿酸分离清除,把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人体内,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戴教授跟记者打了个比方。所谓的“污染物”,是指溶出进入过程水中的物质积累量超出了维持系统及产品质量稳定的极限,如果通过化学吸附转移,结合物理分离技术,就像血液透析原理一样,只要能满足生产系统的最低要求,那么造纸生产过程水就可无限次循环回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过程水中所谓的“污染物”资源化再利用。 另外,从污染的源头上入手,需要对造纸原材料构成更加了解,掌握造纸系统的规律特点,寻求合适的技术,通过工艺控制和装备解决找准突破口。“过程水中的累积的污染物其实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由于量少或者暂时没找到合适的用途,我们就是希望通过一些化学控制转移和物理分离的办法,消除污染物的积累或资源化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造纸清洁生产。”戴教授说:目前,江苏几家造纸厂正在试验当中,经过初步预测,这种理念的实施,可以达到1吨纸仅仅用水2立方,大大节约水资源消耗,并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普遍意义。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木材资源少,秸秆利用率较低,节约纤维原料显得尤为重要。戴教授告诉记者:“通过对纸和纸板立体增强,可实现纸或纸板低定量化,例如,能使50g/m2的复印纸达到70g/m2的复印纸的应用效果。”但是,纸或纸板低定量化存在纸张不透明度下降和挺度不够等难题,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