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900亿美元,预计2015年达到1768亿美元。从数据流量的增速分析来看,从2012年到2015年云IP(注:云IP指移动终端,智能终端上网产生的流量)数据量以6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数据中心总体流量占34%。同时,未来3年内,公用云工作量将以5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这一切都在印证云计算即将到来的规模效应。在云计算发展上,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列。我国云计算的发展虽然仍处初级发展阶段,却有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正局级巡视员、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生所言,我国云计算发展已经开始起步,并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增长可期。
中国云市场步入高增长时代
云计算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模式的重要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资源聚合和虚拟化、应用服务和专业化、按需供给和灵便使用的服务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的应用。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云计算按需分配的特定模式,解决了困扰企业成本与效率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正因此,云计算一经提出,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这个市场中,将信息化视为推动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中国,并不愿意错过。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市场。云计算时代,中国被认为是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主要市场。的确,从2011年开始,我国在云计算领域全速推进,政府主管部门、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研究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等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云计算的发展,把云计算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多个省市也发布了地方云计算战略规划,成立了地方云计算联盟,并组织当地重点企业联合进行云计算服务、政策等方面的探索。同时,在多个省市的智慧城市战略中,云计算也被纳入其中,成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技术。据通信世界网了解,截至今年2月,我国已有约15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在政策与企业双重推动下,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初显成效。张新生表示,目前,我国公共云服务企业群体已初步形成,私有云市场从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包括阿里、盛大、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成为了国内主要云服务商。私有云建设主要集中在电信、能源、电力、医药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及部分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系统,部分发达地区也开展了政务私有云的建设。
从现在到未来数年内,云计算在我国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调研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云计算服务的市场规模为900亿美元,中国占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可能不到3%,但却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有关云计算战略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市场规模预计从2010年的16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4亿元,年增长率为91.5%。中国互联网协会预计,到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
国外IT巨头抢食中国云
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崛起,加速了国际IT巨头的渗透,在市场未成熟之际,紧锣密鼓的布局来抢占市场高点,成为了企业决策者典型的心理。
在这些企业中,微软冲在了最前面。2010年,微软在上海成立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CCIC,并通过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用友畅捷通、PPTV网络电视等相对成熟企业的合作,树立了Windows Azure平台的中国企业级案例标杆。2012年7月,微软正式启动云加速器项目,直接扶持鼓励本地初创企业在Windows Azure平台上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并提供一系列的免费资源和扶持政策。2012年11月1日,微软和上海市政府及世纪互联签署协议,将在中国合作运营Windows Azure平台和Office 365服务,实现微软企业级云服务的正式落地,成为第一个将公有云平台带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这也是国外企业首次在中国获得公有云运营资质。
除微软以外,IBM、惠普、戴尔等均对中国市场展开战略型布局。最早推出“智慧地球”的IBM,自2008年以来的几年中,先后在江苏无锡、山东东营、四川成都、内蒙古赤峰市等地建立了众多云计算数据中心。2011年8月,IBM宣布成立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强化中国市场布局。
同时,惠普去年公布了中国云计算战略,计划投资20亿美元。目前已在海南、重庆等地规划好云计算基地。戴尔计划再中国建设2个大型解决方案中心,新建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据通信世界网了解,2011年8月,戴尔与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签署了“西信中心--戴尔云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新一代数据中心最新功能,搭建以云计算为中心的数据中心,为政府、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客户提供领先的IT服务。
步入云端 产业化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令无数企业向往,但在规模化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对于国外巨头而言,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云计算数据的管辖权和政策法规问题,已经落地的国际巨头,如何协调与电信运营商以及电信增值服务牌照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仍有待商榷。
而对于国内本土企业而言,缺少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云安全问题的凸显等均需业界共同破解。主要表现为:在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大规模数据管理与处理、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支持虚拟化的核心芯片等一些制约发展的关键产品和技术方面仍亟需突破;云计算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云计算服务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较为单一;云计算标准体系不健全;与云计算安全相关的数据及隐私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技术和法规尚不完备;云计算产业链和生态环境尚未形成,对传统行业信息化支撑不足。
为推动我国云计算落地,实现产业化效应。今年11月,科技部发布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在云计算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若干重点区域、行业中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实现云计算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中国云专项规划,我们目标是在“十二五”末,能够拥有自主可控的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成套软硬件系统,形成支撑各类云服务的共性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云计算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促进云计算产业链的完善,带动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升级。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 者: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