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委出台的一项奶牛业补贴政策规定,从省外迁入的、集中饲养的奶牛达100头以上的,每头给予1000元补贴;对新建存栏能力150头以上的奶牛场,300头以上的标准化小区、托牛所,实际存栏数在100头以上,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标准补贴。
然而这对于蚌埠市燕山乡燕山村的虎山奶牛合作社来说,似乎遥远得很。经村民介绍,目前在蚌埠,这样的牵牛入社合作式养殖场已经所剩无几。虎山奶牛合作社成立于三聚氰胺事件后,据当时的报道,该社成立初期有20户养殖户、300多头牛,月产奶量达100吨,“能够拉动1000人就业,年产值3000万元。”
而管理者徐德兵的说法却与这种愿景相违。“现在什么性质很难讲,村里建完了(合作社)再卖给散户,村里又不管。”徐德兵说,从2008年以来,从没得到任何奶牛补贴,“村里说都用作建设费了。”
虎山奶牛合作社本属于10里外的施徐村所建,2008年前在燕山村拿地并完工,有10座牛舍。三聚氰胺事件加快了奶农的入社速度,施徐村村民徐德岁卖了宅基地,一口气买下了5座牛舍准备自搞。为了养牛,他甚至搬到燕山村,住在一栋板房内。
但是之后的情况急转直下,村里没有提供设备,他也没有拿到补贴,徐德岁放弃了养牛,反而成了远近皆知的“老板”。
现在,他将买下的牛舍转给别的散户,不收租金,而自己负责起了合作社的收奶工作,从每斤中提取五分钱做管理费。“当时积极性多高,整个合作社日产有3吨,现在,200头牛日产一吨。”徐德岁说。
如此算来,虎山奶牛合作社1头奶牛日产只有10斤。养殖户称,由于牛乳质量合格率低,目前只能拉至市外小加工厂,而最初,是提供给伊利的。
10栋毛坯牛舍坐落在蚌埠市迎宾大道边一望无际的田野中,牛场前满地荒草泥泞,若不是刺鼻的粪味,这个安静的牛场并不惹人注意。由于不是燕山村人,13户养殖户条件稍好的住在自盖的砖房,还有不少养殖户住在牛舍。
一位杨姓养殖户说,他的牛从20头减至9头,日产100斤,一个月赚3000元,“全部都贴在饲料上了”。
徐德岁投资的自动挤奶厅只在合作社开张初时用过,由于每个人都不愿意掏水费和电费,目前已闲置了几年。用手推挤奶车挤奶、铁罐接奶,再倒入冷藏柜这种散户挤奶方式在合作社里重演,“其实现在跟散户也没什么区别。”徐德岁说。
施徐村村委主任施恒全对记者说,由于虎山奶牛合作社“各付各的成本”,所以达不到统购统销。很快,村里土地征用,合作社即将被迁至一个各村合搞的大养殖场,“和养猪养鸡的一起”,但是徐德岁说,照这样下去,没人会继续养牛了。
根据安徽省奶业协会发布的一项报告,2010年底安徽省奶牛存栏量达到9.8万头,是2005年的2.54倍,全省奶牛业发展自2007年以来,增速全国第一,平均每年存栏量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安徽奶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也得益于现代牧业这样的外地资源的进驻。
该报告也同时提出,在对44家养殖场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一未采取任何粪污处理。另外,养殖小区优质粗饲料供应严重不足,奶牛日粮中优质干草缺乏,“部分小区也偶尔收购野草等粗饲料。”
(责任编辑:leonle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