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步入2013年,国内数字音乐领域大事不断:豆瓣FM Pro推出收费版,阿里完成对虾米网的收购,并组建音乐事业部,京东商城悄然上线了数字音乐业务。曾被冲击的的音乐,似乎开始走向复兴。
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科技 孙实 3月23日报道
13年前,你或许还在音像店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为的就是一张签名唱片;13年后,你只要拿出手机,点一下QQ音乐、豆瓣FM,随时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曲,而曾经门庭若市的音像店,早已物是人非。
随着传统唱片逐渐过渡到数字时代,免费下载横行,全球音乐产业遭到了沉重打击。1999年,全球音乐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286亿美元,但自那以来,音乐产业的营收开始逐年下降。
不过,在一片“唱片已死”、“音乐将死”的声音中,国际唱片业协会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2012年,全球音乐销售额达到165亿美元,较2011年的164亿美元增长0.6%。尽管增幅不大,但却标志着数字音乐首次弥补了唱片销售额的下滑。
与此同时,步入2013年,国内数字音乐领域也是大事不断:豆瓣FM Pro推出了收费版本,阿里巴巴完成对虾米网的收购,并组建音乐事业部,京东商城悄然上线了数字音乐业务。曾经被互联网差一点“毁掉”的音乐,似乎开始走向复兴。
互联网音乐向“B2C”转变:需耐心培养付费习惯
2012年就有消息称,包括华纳在内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合酷狗、酷我、百度、QQ音乐等多个音乐服务网站,尝试采取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这意味着,唱片公司与音乐网站传统的版权费交易“B2B”模式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唱片公司与用户直接交易、音乐服务网站只收取平台费用的“B2C”模式。
音乐服务网站开始向个人收费,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都会感到很不适应。就连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微博)也曾对腾讯科技表示,数字音乐收费是全球趋势,然而,用户多年养成的免费习惯,从不愿付费到付费阶段有难度,个人希望数字音乐收费模式可成,但不会抱特别乐观态度。
以豆瓣FM Pro为例,10元包月套餐主要有两项核心服务:无广告收听和高音质下载。调查显示,对于无广告收听,有用户反映,目前豆瓣FM的广告时间比较短,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于高音质音乐,音乐人表示,音乐的效果,和音响设备、收听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很多人都是嘈杂的环境里听歌,所以高音质音乐对于他们也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从全球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外音乐付费模式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而且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音乐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回暖的迹象。如果国内的音乐公司能够耐心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对音乐推广方式进行个性化地包装,未尝不能获得用户的支持。
在欧美市场,“用户付费听音乐”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苹果iTunes以每首歌0.99美元的价格出售,唱片公司与苹果都成为了该商业模式的受益者。但这些意识都需要长时间的灌输。
音乐攻占移动端:独立专辑App成亮点
当越来越多的唱片公司难以从免费的歌曲播放和下载中获利时,当众多音乐服务网站还在为需要长时间培养用户付费习惯而苦恼时,对音乐推广进行个性化地包装,成为短期内获取效益的最主要方式,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音乐也将目光瞄准了这个平台。
移动互联网被看成是与音乐结合最为默契的载体:苹果iTunes下载量突破250亿,美国流媒体音乐服务Pandora一半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Spotify的付费收入中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手机音乐付费。《2011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在线音乐市场收入规模为3.8亿,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24亿元。音乐拥抱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
但如何在移动端对音乐进行个性化地包装?当App Store、Google Play里充斥着大量音乐播发器和电台应用时,独立专辑App的出现,为音乐在移动端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
2012年3月,华语歌手曹方的《浅彩虹》专辑开始在 APP Store开卖。由于采用了新媒体的手段,具有听、看、触摸三位一体的功能以及提供了全新互动体验的玩法,《浅彩虹》上线第一周就取得了 iPad 下载量第五的成绩,随即又被苹果作为第二周的精品推荐,并长期在苹果商店主页的热门区展示。
这款定价30元的App,苹果收取其中30%的费用,音乐人和技术开发者平分剩下的70%。在传统的经过唱片公司和互联网渠道推广以后,音乐人一般只可以分成3%至5%。由此可以看出,专辑App带来的收入远远高于传统渠道。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副画面:你窝在沙发里,手里拿着iPad,戴着耳机,一边听歌曲,一边玩游戏、看动画、阅读创作者的随笔,这样的体验,比传统的音乐播放器和冷冰冰的歌词文字都要丰富很多。
《浅彩虹》制作人相征表示,做专辑App,要和负责视觉的合作者沟通,以便更好地以多元的模式体现歌声传递的情绪,因此增加了前期的技术成本投资,但推广专辑App对于整个音乐市场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让培养一些歌迷花钱购买音乐的习惯。
专辑App的前景如何,我们谁都不知道,但就像曹方所说:“做的时候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心里挺忐忑。等做出来后,我很喜欢。之前我对它没有预期,想着只是在唱片不断下滑时代做的一次探索,通过它来实现一些梦想。”
音乐人别忘了,你们还有社交媒体!
相比较前途未卜的专辑App,社交媒体则给还在处于困惑中的音乐人带来一丝慰藉。
上个月,第55届格莱美颁奖典礼在美国举行。“冷门、小众”成为本届格莱美的主题词。从入围和最终的获奖名单来看,所谓的“小众音乐”在提名中的比例,从去年的40%提升到今年的50%,超过半数的新人入围各年度大奖候选,这在向来“讲究资历”的格莱美中十分罕见。如此巨大的转变让很多人不禁要问,音乐界发生了什么情况?
尼尔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有近2/3的青少年通过Youtube来了解音乐,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格莱美提名名单变得如此冷门、小众。与传统宣传渠道不同,社交媒体的传播有着不可预知的爆炸性,只要演唱作品足够有趣,足够吸引网友点击,这个歌手就能红遍全球。
2012年,《江南Style》风靡全球,成为YouTube网站上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韩国歌手“鸟叔”朴载相一夜之间,红遍全球。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社交媒体的助阵,以鸟叔的年龄、形象、气质很难脱颖而出。
当然,社交媒体仅仅是帮助歌手迅速窜红。鸟叔凭借在视频网站的点击率和下载量成为百万富翁,但却凭借在电视上的广告,成为了千万富翁,这凸显了音乐界营收模式的另一种转变。
最后,还是再刺激一下大多数音乐人吧:韩国Kyobo证券分析师Chung Yu-seok预计,今年等待鸟叔的,是超过50亿韩元的商业广告合同。
【想看更多科技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关注腾讯科技微信官号吧!每日下午还有引人思考的内容,期待与您共鸣。(微信号: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