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榴莲加酒毒过蛇?别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30 08:15:05    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0
导读

  文/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江澜  近期,一条题为榴莲加酒 毒过眼镜蛇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内文指一男子因贪吃榴莲加大量饮酒

  文/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江澜

  近期,一条题为“榴莲加酒 毒过眼镜蛇”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内文指一男子因贪吃榴莲加大量饮酒而丧生。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担心。

  类似流言曾经出现过

  记者昨天就此传言进行求证,发现该新闻早在去年就已在微博圈内流传,题为“榴莲加酒,毒过砒霜”。这一传言指:一名28岁男子近期在泰国旅游时狂吃榴莲,又大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血压飙升,最后猝死。文中还称泰国有旅游提示,“食用榴莲八小时内不能喝酒。”

  在新浪微博,记者以“榴莲、砒霜”为题搜索,显示有690条相关结果,内容大同小异,援引匿名营养师的说法,指“榴莲含有硫的化合物,这种物质能够使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降低70%以上,导致不能把酒精完全代谢成对人体无害的乙酸”,因而吃榴莲喝酒“更易喝醉而死”。

  “这个消息去年我就听导游说过!”曾去普吉岛度假的市民张女士表示,当地华人导游说曾被内地游客问到吃榴莲的风险,还笑称“大家吃榴莲要惜命”。对榴莲口感不太喜欢的她将信将疑:“我没听说过泰国有‘榴莲禁配酒’的旅游提示啊。”

  榴莲不会“催化”醉酒

  “开玩笑!榴莲加酒哪会毒过眼镜蛇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指出,这就像“橙子加虾,赛过砒霜”一样可笑。

  他说,榴莲的臭味来自于硫化氢,体外实验显示,硫化氢对人体内可以代谢酒精的乙醇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生化反应复杂的人体内,硫化物对酶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说榴莲可以放大醉酒效应,显然低估了人体生化反应的复杂性。”卞华伟称,传言中吃榴莲又喝酒而亡的小伙子,死因不能归咎于榴莲对醉酒的“催化”作用。

  “喝酒本身就有危害,严重的酒精中毒可令人死亡。”卞华伟认为,导致酒精中毒的原因是酒精摄入过量,而不是说榴莲让非致死量的酒精“威力”放大。此外,也不排除有人对榴莲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喝酒前服用药物,导致食后猝死。

  “榴莲顶三只鸡”是夸大

  实际上,因气味特殊而素有“空姐杀手”之称的榴莲长期遭到人们的误解。

  “广东人常说的‘一只榴莲三只鸡’,是过高估计了榴莲的营养价值。”卞华伟指出,榴莲果肉的滑腻感源于其富含淀粉,总的碳水化合物约为40%,约为大米的一半。其中,糖占成分中的2/3。因此,榴莲可作为主食,为身体提供较高的热量。

  但是,作为水果,榴莲的营养价值还是比不上鸡肉。“榴莲含糖量虽然高于鸡肉,但是鸡肉提供的优质蛋白又是榴莲不可比拟的。”卞华伟指出,榴莲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都不高,以100克榴莲重量作计算单位,含热量153卡路里,蛋白质2.6克,脂肪3.4克,而鸡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9%,脂肪8%。

  对于血糖高、有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心功能不佳、胃肠道溃疡的人来说,吃榴莲需谨慎,最好能减饭量再吃榴莲,以免营养摄入超量,加重原有疾病。例如吃一两半或二两榴莲后,吃饭时要减掉一两米饭。

  “科普帖”未必可信

  记者发现,近年来常有一些和吃有关的惊悚传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上流传,被网友戏称为循环播放的“月经帖”。活在舌尖上的国人对吃最为敏感,这些帖披着“科普信息”外衣的传言,以“日常食物如搭配不当则有害”为卖点,因而经常引发人们的不安和不假思索的转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7689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