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家居家电 » 正文

中国家电“智”造迎来风口 但不能任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25 11:12:17    评论:0
导读

  吴晓波一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在羊年开年火遍了大江南北,这则中国游客春节期间疯抢日本马桶盖的新闻更是在两会上不断发酵

  吴晓波一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在羊年开年火遍了大江南北,这则“中国游客春节期间疯抢日本马桶盖”的新闻更是在两会上不断发酵,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当舆论的焦点逐渐由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和对产品的“扒皮”,上升到对“中国消费者在香港买光奶粉、在日本买断马桶盖和电饭煲、到德国抢刀具、从美国带回‘中国制造’”等一系列现象的围堵时,中国整体消费水平升级以及国人对本土制造企业产品技术和质量“不信任”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智能马桶盖”背后映射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让不少家电龙头企业躺枪。面对中国消费者不远万里从境外带回那些看似不起眼,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洋制造”,甚至是“伪洋制造”,不少媒体记者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亚洲制造龙头,本土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真的不过关吗?那些所谓的“智能马桶盖、智能电饭煲”,在国内就造不出来吗?

  对此,笔者表示,上述问题固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但一些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营销、质量管控方面与国外厂商存在差距也属事实。当前,以家电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产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而真正的“改革”并非简简单单在战略中加入“互联网”几个字,或者给产品扣上“智能”的帽子。互联网大潮给了家电制造企业一个转型的契机,但并不意味着站在“风口”上的厂商们都能任性地“飞”。真正为市场埋单的用户,在意的不是炫酷的“概念”,而是一款质量好、实用性强的产品,和一种能够与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品牌价值。

  坚守制造行业底线 才能赢得市场信赖

  “马桶盖事件”爆出后,有人为“中国制造企业”挡枪,认为中国的目光不应放在“电饭煲、马桶盖、军刀”等小的生活用品上,而应放眼于军舰、航母、登月等更“高精尖”的领域。于是,将中国游客赴日消费的“盛况”归结为“中国土豪们”的盲目跟风,但这样的定论显然有失偏颇。

  且不说数量庞大的生活常用品反映了一个国家制造行业更大的技术基础,以及国家制造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单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永无止境”的角度考虑,“海外淘”一方面凸显在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质量更好、设计和制造更精良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制造商始终没能真正建立起品质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心。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国内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管控,特别是在高端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各环节的标准把控方面还不够严格,或者说还不能与世界制造强国相媲美。

  回到家电制造领域,当前国内制造企业并不是没有能力设计、生产、营销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以彩电行业为例,尽管,日企退市后,韩系品牌在高端彩电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凸显,但近些年,中国彩电厂商针对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显示技术方面,除了跟进曲面、OLED技术外,目前已在激光影院产品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基于LED电视创新研发出ULED、GLED等电视产品,2014年底,TCL还率先全球彩电市场推出了量子点电视。而智能应用方面,随着宽带互联网普及度提高,传统电视与微信、微博、电商等新兴平台的互动对接的情景应用开发,市场对智能电视的想象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

  但是,现阶段国内家电制造业做的还不够精细化和人性化,特别是在“以量取胜”的观念引导下,厂商们过于急切地通过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来拉动需求,而忽视了“质量”是制造企业做好产品的基础和前提。产品与消费者实际使用需求“脱节”,自然就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产业发展怪相。

  另外,除了精细化的工艺设计存在差距外,笔者还指出,产品缺乏可靠性、企业品牌意识缺乏也是造成消费者信心指数不高的原因。面对转型中的迷茫、改革中产生的误区,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2015中国家电博览会演讲时也表示,“十年前就应该实现转型升级的中国家电企业失去了最佳的战略机会”。

  而在1993年进入资本市场,并保持10多年高速扩张的美的,恰恰是近些年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改革初见成效的典范。2011年,美的就提出战略发展的三个转变:实现从注重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增长转型;实现从产品低附加值向产品高附加值转变;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从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到重大项目投资的收缩;从旗下二级产业集团的专业职能体系整合、组织管理架构的精简,到品牌营销战略的变革,美的放弃过去以“规模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而以产品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措施,不仅使其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导者,同时也凸显综合竞争力以及赢利能力的全面提升才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与需求不对等 中国产品噱头大于应用

  谈到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最明显的就是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特别在苹果、微软等全球互联网巨头加紧对智能终端产品、智能家居应用平台和协议标准研发的背景下,“智能家电”更成为近两年圈内炙手可热的概念。从年初美国CES展到近期的(AWE)中国家电博览会,智能家居作为当仁不让的亮点强势吸睛。

  不过,在“无智能不家电”的时代,给电视装个系统、为空调加个wifi模块就算真正意义的智能家电了?就能让普通消费者“不明觉厉”为其买账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指出,简单地让终端设备联网仅仅停留在智能家居发展的第一阶段,未来要想让用户真正享受智能生活,还需要通过传感器实现终端产品的环境感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协同两个重要的发展节点。

  而单从智能产品本身来说,抛开制造精细度、可靠性不谈,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在智能技术创新方面也没能很好地与用户需求相结合。用BroadLink创始人刘宗孺的话来说:目前的智能家电大部分还只能算玩具,“智能家居”的概念更成为厂商炒作的噱头,离真正的智能化距离还很大。

  具体来说,目前智能家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产品的实用性不高。以智能电视为例,尽管不少权威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智能电视渗透率和激活率在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底,国产智能电视累计激活达到3110万台,但实际操控不简便、应用和视频内容受限却是饱受用户诟病的问题。特别伴随智能电视和智能盒子的消费普及,平板电视软件故障比例也随之提升,而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的效果。

  其二,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标准不健全。这里的标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智能家电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就是涉及技术路线、通信协议和使用规则的智能家居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而后者不仅在近两年广受业内关注,同时也是在今年两会上被互联网企业首次提上日程的议题。尽管,家电制造商、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厂商纷纷涌入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但在没有统一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之间的智能家居产品很难实现系统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联互通。

  其三,智能技术没能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家电产品属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本身就不高,加之现阶段的智能技术对家电产品,特别是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产品,所能提升的边际效用也非常有限。换句话说,智能硬件本身的价值并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属于消费升级产品,所以,一些家电产品在市场定位时就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总之,仅仅靠在舞台上摇旗呐喊“向互联网转型”,从而吸引投资者目光的家电制造企业,实际上只是在资本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其推出的智能化、互联网化家电终端中,真正盈利的产品非常少。在消费模式、商业模式未完全建立起来以前,就想追赶BAT(百度、腾讯、阿里)等少数盈利的互联网巨头的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未来的改革之路还很长。

  借势中国制造2025 做好高端产品转型

  当前,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稀缺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的资源成本与劳动力优势不再,而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更释放出我国人力成本比较优势减弱的危机讯号。加之中国GDP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债务不断增长等外部环境的不景气,中国制造业已走到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关口。而从“马桶盖事件”到两会期间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浮出水面,不难看出,向高端制造转移,用科技创新站在世界的舞台,已然是企业变革的唯一路径,中国家电企业也不例外。

  而智能家电作为高端制造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领中国家电制造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总纲领的指引下,“智能制造”更成为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公布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的最大亮点。

  不过,中国家电企业的高端化转型还涉及很多环节、很多问题,在进入工业4.0时代之前,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更需要补课并健全发展体制、摒弃短平快的经营理念,从而真正提升产品生产的自主化水平和产业链优势。此外,中国家电行业在技术创新研发、产品生产制造方面的行业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提升,以接轨国际制造水平、积极推进不同国家间的技术统一。

  上述改革重点不仅与“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等一系列“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相一致,同时,也有利于家电产业真正实现智能化、高端化的转型,并为培育新的竞争能力和商业模式做准备。

  另外,笔者还指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互联网新贵的“低价战略”,让不少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抱着“只要卖出去就能挣钱”的观念,不遗余力地打“价格战”。一方面,忽视了中国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升和对产品价格认知的理性回归,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价格战”直接导致技术研发上投入不够,降低产品品质的后果。所以,未来企业还需要适当调整高中低端产品价格,不能沦陷在“价格战”之中。加速本土品牌国际化,进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8070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