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渠道商圈 » 成功故事 » 正文

肇庆:科学发展观践行职业教育新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03 20:44:00    来源:中国贸易网    评论:0
 慧聪教育网在肇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军队化的管理模式;因材施教,改变贫困、学困、德困学生的状况;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学生,探索、践行职业教育新模式,为肇庆的学习实践活动树立了典型。

  军队化管理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采访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正逢岗哨声嘹亮地响起,仿佛置身于军校。所见学生个个都发型清爽、衣着整洁;课堂纪律严明,学生们坐姿端庄、行为规范,不管是上课的时候,还是在实训室里,学生都是保持规矩的姿势;师生宿舍整洁,被子叠成“豆腐块”,书籍、饭盒等物品也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完全可以同部队的军营宿舍媲美。更绝的是学校的实习车间,用纤尘不染来形容丝毫不过分,车间内没有油污,机床铮亮干净,让人不禁称奇。


09模数三班的学生在认真听课


理工学校学生宿舍

  有人说,在理工学校里上三年学,相当于读完了一个军校和一个技校。学生进校后首先要过军事化管理关。“凭军人作风生存、靠专业技能发挥”是学校一直秉承的理念。军事化管理是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的。最开始是入学阶段,学生入学后必须先参加1个月的军训,其中第一周是专门的队列训练,其后,每周定一个主题,通过看电影、听讲座、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抱负观,每周开展知识讲座,如以《科学人生》、《健康人生》为主题等。“来到这里不仅学技术,还要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副校长李四明说;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观,从叠被子、摆放生活用品这些最起码的事情做起。之前有个洗衣机集团想到理工学校投资,被校方果断拒绝。

  学校按连队的管理模式,设置了岗哨,出早操、晚点名……每天早上校长梁承华带着学生一起跑步、中午在一个饭堂吃饭、晚上坚持查寝、经常与学生聊聊天;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能叫出班上每名学生的名字和籍贯,知道家长的联系电话。学校要求老师把这种如家庭般温馨如父母般关爱的教育具体化,让孩子们在爱的浇灌下成长。学生生日,班主任老师都会为学生唱一首生日歌等等。

  对于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数控老师梁鉴昌非常支持,他说,“这种军事管理模式,能够解决许多平常难以解决的矛盾,很省事”。

  贫困、德困、学困 对症下药

  说到理工学校对贫困生的照顾,不得不提校长梁承华当年的往事。1990年,他还在市政府保密室上班时,有一次下乡走访,一个农村家庭的遭遇触发了他的善心。在那个家庭里,户主身染重病,4个小孩都在初中就辍学种田,几亩责任田难以维持生计,家景十分寒苦。从那以后,梁承华每个月寄两百元钱资助这户人家。可到了1993年再次走访这户家庭时,贫穷的状况还是没有一丝丝改变。“培养出他们的孩子,才能拯救这一个家庭!”梁承华心里想着。从那时起,梁承华便下定了办学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决心。

  在理工学校的档案室里,有一整柜《特困学生登记表》,记录着理工学校创办14年来3000多名受资助学生的情况。学校还成立了一个“特困生扶助基金”,专门为那些想读书却交不起或交不全学费的学生设立,学校通过师生推荐、个人申请、学校审查的程序确定资助对象。理工学校建立14年,先后为学生减免学费1300万元。

  有人把理工学校比作是一个人才工厂,吸收毛坯,产出精品,但加工的过程是一件非常复杂而艰辛的过程,新生的层次不一样,有的是甚至是“危险品”, 理工学校也一律招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

  2007年,学校招进了一名可以说是“五毒俱全”的学生小施。刚来时,他抽烟、打牌、喝酒、逃课样样俱全,而且还吸一些软毒品,这种毒品吸食过多就会心跳加快,甚至有昏迷、瘁死的危险。一般情况下,哪个私立学校都不会冒险招收这样的学生,而理工学校却欣然接受他为该校学生。校长梁承华说:“不能因为他是‘危险’品我们就远离他,教好孩子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对孩子及孩子家庭的责任。”紧接着,理工学校老师利用部队做思想转化工作的经验,为他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跟进教育计划。经过比父母还认真细致的转化,一年后,小施从以前的一周两三次迟到,到从不迟到,从一上课就打瞌睡到认真学习,从不会生活自理到有了规律,被子叠得有模有样了,会帮助同学、帮妈妈做家务并评为优等生,今年已提前顶岗实习。

  这样的成功例子在理工学校还很多。07届学生王黎明是广西人,入学之前吸毒、打架,通过在理工学校的学习,王黎明有着很大的进步,不仅不在惹是生非,而且还准备报考大专。目前,他主要负责协助学校军训管理。

  08届印刷管理专业的钟锦明说,“以前我经常去泡网吧,经过学校封闭式管理之后,我反倒觉得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不仅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学会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各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组织了篮球、美术、书法等25个协会,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同时,采用“生动教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易学好学易记。

  从社会需求出发办教育

  专业转型,适应社会所需。1999年,学校原有的寻呼台专业和幼师专业,社会需求饱和,学校面临着专业转型。通过市场调查,印刷行业的人才缺口巨大,但是这个专业投入非常大,一台国产的印刷机都少则几十万,而且学生实习的耗材也非常昂贵,很多同行都发现了这个专业的前景,但是因为投入过大,回报甚少而不敢涉足。学校毅然决定廉价处理原来的教育设备,重新投入近千万元巨资,开办印刷专业。现在的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是一所以印刷专业为主的专业技能学校,印刷专业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三分之二。

  一体化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为解决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效率低和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学校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从车工课、钳工课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三门课程入手,实施一体化教学。如模具实训室中由既掌握车理论知识又掌握车工操作技能的教师,在车床现场讲授、演示,指导学生学习车工的理论和实操。学生和老师反映,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效率高、效果好。“这样的学习方式很踏实。”数控实训室的学生告诉记者。


数控实训室内,有的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有的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

  采取“2+1模式”培养高素质技工。比如印刷专业,他们采取学生在校学习2年,在印刷企业带薪工作1年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同时,还创造了由企业为学校老师进行印刷技术培训,并捐献印刷生产设备作为实训设备,学校每学年按企业要求培养一批印刷专业学生,实习毕业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成功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训,按需施教。着力培养就业能力强的人才,既能给企业输送大批人力资源,又能使广大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产生了“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户”的社会效益。

  以就业为导向,实行“订单”式的人才培训,根据市场需求,企业下什么样的订单,他就培养什么专业的人才,而且致力于实现学生身份向合格员工身份的“零过渡”。

  很多用人公司自从录用了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后,都称赞好用、管用。毕业生预订合同越来越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以前是学校主动联系企业,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在是企业主动来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招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226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