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渠道商圈 » 成功故事 » 正文

邵逸夫:娱乐教父,别而不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05 18:19:00    来源:中国贸易网    评论:0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曾被视作香港电影的代名词,TVB被认为是香港电视的旗帜。邵逸夫从电影杀到电视,一路所向披靡,一路又被抨击为阻碍业界发展的冷酷垄断者。

    邵逸夫,RunRunShaw(邵的英文名),已经102岁了。在一个月前,他作为全球最高龄的在任上市公司(TVB)主席,把这个位置交给他的妻子方逸华,从此,正式隐没在这家华人电视巨擘的幕后。

    对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来说,2010年,她有一个重要的任务:TVB将组织大批TVB艺员投拍电影《七十二家房客》——这部戏曾经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名作,也被称为1970年代香港粤语片复兴的标志。

    邵逸夫四兄弟都是电影人,但没有一个能像这位“六叔(香港人对邵逸夫的昵称)”,在影视圈里一路引领风骚长达80年之久。在很多电视制作人眼中,邵逸夫很简单、很清高,因为他一直只做电视和电影,不沾染任何其他商业投资。但在这个文化人的天地里,邵逸夫又兼具生意人的精明以及企业领袖的政治敏感与战略观念。这如同他率领下的邵氏电影和TVB,一路制作出脍炙人口的影片和剧集,一路又被抨击为阻碍业界发展的冷酷垄断者。

    当《南都周刊》记者对TVB进行采访时,邵逸夫仍然在工作,因为他仍然要打理邵氏影业和慈善基金。用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的话来形容:“六叔”每天仍然在上班,如果幸运的话,你或许会在电视城的某个地方能遇到他。

    长线作风

    在TVB乃至香港电视业界,邵逸夫无疑是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不过,没有外人能清楚了解邵逸夫的心里在想什么。人们只能看到他偶尔被太太方逸华,TVB管理层或者明星港姐陪同,对大家笑意盈盈地挥手。

    乐易玲还记得一件事:有一天,邵逸夫在办公室悠悠地拉开抽屉,展示给她看:“做人要简单,不要有太多物质需求。简单的几件衣服,一个银行存折,一支笔,一个手表就足够了。”

    一闻此言,乐易玲赶紧检讨自己,把多余的存折户口取消了几个。“我想了一下,也对,万一有天我离开了,东西那么多,谁知道我的东西放在哪里呢?”

    在传记中,1950年代的邵逸夫,就是邵氏影业的化身,这家电影公司在管理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其核心就是邵逸夫。当他的阵地转移到TVB,这个掌舵人的管理风格也开始变得含蓄。“各种层次的人员都在场,六叔的说话方式是有弹性的,同时也很有针对性。他叙述问题的态度很宽容,但认真听的话,你就知道他是有意向的,能听出他话语中有决定的意思。”资深演员廖启智回忆说。

    由于从年轻时就进入电影工业,邵逸夫精通西方的电影制片体制——这包括与编辑、导演签订优先合同,雇佣合约演员,以及炒作明星私生活等等。目前的TVB有将近1000个合约艺人,而地球上没有哪家大型电视台,像TVB那样至今仍“顽固”地保留“一条龙”模式的资源制度。

    “六婶”方逸华陪伴邵逸夫半个世纪,一直被视为邵逸夫最亲密的伙伴以及最忠实的接班人。在方逸华的提拔之下,陈志云、乐易玲等TVB高层也在21世纪崭露头角,开始着力拓展新业务,但TVB的影视梦工场模式,却从未动摇过。

    只要你的项目计划能在TVB高层通过,TVB能提供一切你需要的电视制作资源。邵逸夫就是这一切的收集与掌控者。“尽管已经是年纪很大的长者,但你能感觉到他思路清晰,精神和样貌都很好。他很知道自己需要下属如何配合他,话语里也交待得很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各种员工的长处,以及他们各自掌管的业务,真是难得的将才。”廖启智说。

    如此大手笔与长期的影视歌资源积累,邵逸夫在香港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徐小明(博客)曾是挑战邵逸夫的人,他在1990年代末替ATV(亚洲电视)引入《还珠格格》,令习惯了强势的TVB一度阵脚大乱。不过,徐小明私下却把邵逸夫奉为偶像,甚至每到春节时,会到邵氏公司专程给邵逸夫夫妇拜年。

    徐最佩服的是邵逸夫在电影行业中的长线作风。“他觉得某个导演或演员有潜质,就会不断让他们尝试。因为他很清楚,公司跟他们签下的是长约,是投资。我跟你签十五年约,你两年内红了,我就能赚十三年钱,五年内红了,我就赚十年钱。”

    屡遭劫数

    几十年来,邵逸夫的电影和电视事业都经历了多轮的竞争。凭借着邵逸夫专心投资经营的庞大资源库,以及关键时候毫不手软的出手,每次他都得以顺利过关。

    在1996年,TVB和ATB同时要拍《包青天》,面临只可胜不可败的境地,邵逸夫罕有地亲自到剧组担纲,并要求剧中的主要角色都必须经过试镜,单是寻找“包公”的角色人选,剧组就要走遍大江南北。“一般拍电视是没有试镜的,这跟拍电影的不一样,电影才要试镜。”在戏中饰演公孙策的廖启智说。

    1950年代,为了打击对手“电懋”,邵氏兄弟影业起用小导演李翰祥打天下,并成功地从“电懋”挖大明星,使一派和气的电影圈斗声四起。1990年代中期,TVB把ATV不少台前幕后人员统统挖到了无线,尤其是近十位当家小生、花旦全部被网罗到TVB旗下,ATV自制剧由此开始衰弱,TVB也正式巩固其一台独大的局面。

    另外,邵逸夫还要求在香港发展业务的所有歌星都与TVB签约,1990年代初,他点名力捧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为四大天王,结果四人至今呼风唤雨。对于“越轨者”,邵逸夫和他的公司都施加严厉的惩罚,譬如滚石唱片曾与ATV合作音乐节目,结果旗下歌手被TVB封杀了3年。

    相对于商业上的挑战,邵逸夫在生活上遇过的劫数显得更加凶险。

    据邵逸夫侄子邵维钦透露,邵逸夫早年曾经患过癌症,开刀治疗以后,他每年都去美国检查身体、换血。为了强身,邵逸夫服用千年人参,又寻找高人指点、勤练气功,近年身体机能终于恢复正常。

    在传记中,邵逸夫经历过的另一劫是儿子遭遇绑架。1964年,邵逸夫长子邵维铭在下班途中被劫,绑匪告诉邵家,需要肉金300万元。当时的邵逸夫正在试片室看早场电影,心里一片慌张,最后决定交钱,因为儿子的性命最重要——幸运的是,绑匪在收钱后当场放回了邵维铭。邵逸夫又得老天眷顾。

    如今,即使是TVB的高层同事,已鲜有机会与邵逸夫接触。不过这并不能挡住人们的好奇心,TVB人会对记者说,六叔“风趣,聪明”,而且已经不能用“长命百岁”来形容。

    年过百岁的邵逸夫,现在经常由太太陪伴到处吃饭,除了不喝酒,什么都能吃,可谓百无禁忌。很多记者都知道,他俩的“基地”是尖沙咀的半岛酒店的咖啡室,可以喝茶吃点心。

    重返影业?

    退居二线的邵逸夫,更显神秘与沉默,但这是双向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想给他荣誉和颁奖,但他从来不接受。”乐易玲说,“不过,他花钱去捐助别人比批财务预算要爽快得多。”

    现在,邵逸夫还时不时会在半岛酒店的店铺定做衣服。他永远都是做中等价格的白色恤衫,时不时还会要求翻新,尤其是领口和袖口,因为翻新的价钱只是做新衣服的三分之一。

    喜欢旅行的邵逸夫,每次都会专门抽时间到受捐机构去拜访,他捐助的地点遍布全世界,现在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内地很多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可谓走也走不完。

    邵逸夫始终离不开的还是香港影视业。不单是投资者,香港本地从业者们都清楚,TVB今后的走向,关系着香港电视业界的兴衰所在。市场上早前就已经传过,来自香港本地、内地、马来西亚等资本的收购传闻。

    “现在,TVB在香港收视份额超过九成,业绩还能怎么样上升?但成本每年都会涨几个百分点。TVB倒闭的话,香港很多人会失业,TVB卖掉的话,香港还有没有自己的电视工业?”徐小明说,从香港来看,很多人对垄断和资源控制会有意见,但从香港以外看,大家都很高兴,很难得在香港还有一个如此强势的电视制作机构能代表影视人。如果没有TVB这样有成就的公司,香港的电视制作,还有哪家电视台能去跟别人竞争?

    有分析师认为,对于邵逸夫来说,真正重要的可能并不是收购价格,而是谁来收购——“金钱已经不是问题,TVB是他一生的心血,他不可能卖给一个不信任的人。”

    今年,TVB将组织大批TVB艺员投拍电影《七十二家房客》。新掌门方逸华没有给乐易玲交代拍电影盈利的目标,只是说:赚多少不是最大问题,但一定要拍好。“老板创立了TVB这样一个王国,我们所有人,特别是方小姐,希望这个王国能稳固。”乐易玲说,“对于邵爵士和方小姐来说,做自己出品的影视作品,才是第一位的。”

    后邵逸夫时代的TVB

    

    当全球电视业在向“制播分家”、“频道产品化”转型时,TVB依旧独力包揽制播合一的大旗。当陈奕迅等巨星开始拒绝TVB时,人们都在猜测,后邵逸夫时代的TVB,真的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无线主席邵逸夫爵士和太太方逸华。

    虽然过去两个多月了,TVB电视城的围墙上,还挂着台庆42周年的标语。

    曾经有媒体认为,邵逸夫的生日就在TVB台庆日(11月19日),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不过,邵逸夫的年岁比TVB要高出一倍有多,这本身就是一个商业奇迹,而他在年过百岁之后的一举一动,也被外界赋予了各种象征。

    从美国到中国,当全球电视行业都在向“制播分家”、“频道产品化”转型时,TVB依旧独力包揽制播合一的大旗。《南都周刊》记者访问TVB那天,员工们几乎都在讨论TVB与四大唱片公司的争端,这也是岁末年初香港娱乐界炒作得最热闹的话题。

    当陈奕迅等巨星都开始拒绝TVB时,从坊间到业界,人们都在猜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估量着TVB的未来——歌星的垄断面临瓦解,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电视剧制作水平广受质疑,有线电视等对手虎视眈眈……后邵逸夫时代的TVB,真的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一统江山

    在20世纪的前半叶,欧美的电影工业的塔尖上,电影寡头们通过形形色色的合约雇佣了大量的内部演员、导演和编剧,以及几乎一切与电影制作和放映有关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在电影事业中获得成功的邵逸夫,也把这些手法引入到电视圈。1980年代初,邵逸夫将昔日旗下的电影明星都网罗到无线(TVB前身),于是无线旗下第一批活跃在电视上的艺员,就是一些粤语片演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郑少秋和沈殿霞。

    现在TVB的制作方式与当年的邵氏影业没有两样:有自己的studio(工作室),把艺员、导演、工作人员都签下来,有自己的制作厂房和发行,为员工们提供宿舍。

    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认为,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梦工场”的产量、品质和成本控制,也有利于控制竞争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这样的运作模式需要庞大的资金,你要很小心做到收支平衡才能维持;另一方面,一旦收视率受到威胁,你要抢拍新戏对战,到时明星演员、导演们没有档期怎么办?我们要储存足够的导演、编剧、监制、演员去应付。”

    1980年代初,丽的电视(ATV前身)着名剧集,人文关怀味十足的《大地恩情》在黄金时段占据了收视率半壁江山。为了扭转局面,邵逸夫先是腰斩同时段的无线剧集,又迅速拉来汪明荃和谢贤合拍《千王之王》,结果这部关于赌博江湖、恩怨情仇的电视剧最终战胜了《大地恩情》。

    1990年代末可谓TVB面临过的最“黑暗”时期。ATV削减了邵逸夫那种资源储备、自产节目的制作方式,向外来片源下手,结果,一部非自产的《还珠格格》,令TVB(无线)在黄金时段收视率首次被打败。为了度过危机,TVB一边调动王牌综艺节目应对,一边又调动100多名明星阵容拍摄《创世纪》,竞争者ATV却持续无力,既无明星也无出色故事继续推出,最终在风光数月后,收视率重新跌倒了10点以下。

    在经历多次对战以后,TVB的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定在8成半到9成。由于对手难觅,近年来香港媒体对于本地收视大战的炒作,从TVB之外延伸到了TVB之内——TVB旗下监制、艺员乃至高层明争暗斗的流言,已经代替了昔日敌台对撼的桥段。

    四面楚歌

    为了持续占有演艺资源,TVB多年来一直要承受被指责“垄断”的代价——不时有艺人从不同的渠道抱怨TVB苛刻,有意在多媒体发展的歌手希望打破封锁,而独立制作人则指责TVB的剧集流于勾心斗角的家族戏。

    香港信息与科技界议员谭伟宗认为,“因为有那么一些‘潜规则’,电视节目制作者在香港得不到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是香港电视业在华语世界每况愈下的原因。”

    目前,在黄金广播时段,TVB翡翠台及明珠台两个传统频道的平均收视率,分别在香港占有八成五及七成五,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也保证了TVB一路延续着节目(尤其电视剧)原创的作风。

    方逸华的接班也被外界视为这种经营作风的继续。这位“六婶”在2000年成为TVB董事局副主席,2010年正式成为主席。在TVB人的眼中,方逸华是个头脑快速、工作勤奋而且事事兼顾的人,这就如同曾经的电影人邵逸夫——勤奋又肯钻研,对摄影、编剧到导演、制片各个环节皆了如指掌。

    乐易玲现在的角色,就是TVB庞大制作资源的管家:从顶级的艺员到道具仓库的一把鸡毛掸子,统统过问。在记者的采访中,乐易玲不断强调,TVB一直致力于为电视制作资源,尤其为艺员增加价值。

    “以前,可能我们几百个艺员只安排一两个去唱歌,现在我们是尽量安排他们多栖发展,做舞台剧,开脱口秀,接拍电影,去做商业活动,什么都行。”乐也承认,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TVB也在减少开支,这使员工的抱怨更多,而她经常要做的工作,就是劝说庞大的员工队伍同舟共济。

    不过唱片业界已经率先发难。就在上月末,张学友新唱片发布会,在乐易玲出席的情况下公开接受ATV采访,并表示不赞成电视台的“垄断”做法。张学友言论的背景,是由环球等唱片公司组成的香港音像联盟(HKRIA)要求TVB增加音乐版税的分红,TVB则一如既往地采取封杀式措施应对,结果陈奕迅、李克勤等众多一线歌手几乎统统在TVB的屏幕上“消失”。

    头号对手

    相比起与对手电视台,唱片公司的口水纷争,实际上,TVB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新媒体才是这个电视王国的头号对手。

    “很多人说我们跟某某台打仗,我们内部反而觉得是自己跟自己打。新媒体才是我们最大的劲敌。我们觉得社会趋势和人的习惯改变了,看电视的人减少了。”乐易玲说。从去年开始,TVB开始筹谋推出基于本地用户的网络电视点播服务。

    对于这个战略转变,乐易玲和TVB外事总监曾醒明的评价不约而同:“慢了!”

    “梦工场”庞大的资源是TVB拖慢脚步的一个内在原因。曾醒明承认,由于过去要保证录像带的销量,TVB一直对网络渠道未做实质性的投入。跟CCTV一样,2010年,TVB将把节目投放于网络点播平台,但仍仅仅限于香港本地,因为仓库里那些由发哥、星爷们领衔的经典电视剧影像,在内地与海外仍然有庞大的市场。

    “调查中可以发现,近几年(本地)TVB的观众群年龄不再年轻了,年轻人都去上网了。于是TVB近年的剧集都起用老演员,譬如《宫心计》,就是为了稳住既有的年纪日渐增大的收视群。”徐小明说。

    不过市场正在萎缩是不争的事实。议员谭伟宗指出,《宫心计》的大结局收视率占到了9成8,但总收视人数还比不上十年前,因为目前香港的电视人口比过去流失了近100万。市场的变化和新媒体的竞争令TVB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根据报道,2005年到2008年期间,TVB的营业额从41.76亿港元增加到44.7亿港元,每年增长率仅为1.35%,而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较2008年同期更减少了一成半。  实际上,为了缓解盈利压力,TVB近年逐步增大了非本土业务的投入。目前TVBI(TVB海外机构)的业务占到了整体业务的38%,比1980年代初增加了七八倍。TVB还推出了一条J2高清数码频道,轮番播出青春偶像剧和HIPHOP音乐节目,试图吸引那些年轻的观众。

    2009年2月27日,邵逸夫的私有化方案获得超过99%的大比数通过,市场则普遍揣测,私有化将方便日后邵逸夫把业务分拆出售,为TVB的出售铺路。

    另一边厢,TVB庞大的造梦工场仍然在运作着。“我们不会放弃拍片而去买片。幸运的是,(金融海啸之后)现在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广告客户又开始增加了,我们的营运条件又开始变好了。”乐易玲不无感慨。

    邵逸夫资产

    100亿港元74.58%

    私人资产逾100亿港元,在香港排九至十多名

    1、持有邵氏股份74.58%

    2、直接或间接持有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股份32.49%

    3、以6亿元向马来西亚“天映娱乐”出售760套邵氏电影影带

    4、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处,持有大量物业

    从一栋楼识大亨善举

    30多亿港元31个省市区

    20多年来,邵逸夫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逸夫楼”成为中国校园的一大特色。

    除基础教育外,他对推动尖端科研、引领科学发展也不遗余力。2002年成立“邵逸夫奖”,表彰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和数学科学三大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每项奖金100万美元,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

    邵逸夫的影视帝国风云录

    港星梦工场

    邵逸夫1971年在TVB开设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刘青云、郑伊健、甄子丹、吴镇宇、刘嘉玲等明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关锦鹏等都出自这里。“五虎将”刘德华、梁朝伟、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成为TVB的“摇钱树”,后来,“四大天王”也由邵逸夫“钦点”。

    选秀带来摇钱树

    TVB每年会举办“国际华裔小姐(现名为国际中华小姐)”、“香港小姐”、“香港先生”等选秀活动。赵雅芝、张曼玉、李嘉欣、邝美云、袁咏仪、陈法蓉、郭霭明、郭可盈、佘诗曼、郭羡妮等“港姐”,都成为TVB的“财富”;钟丽缇、叶璇、钟嘉欣、陈法拉等则在“国际中华小姐”中走出。

    电视剧“黄金时代”

    TVB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鼎盛时期,制作的《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至今被一代人奉为经典。《楚留香》、《千王之王》、《万水千山总是情》、《神雕侠侣》、《鹿鼎记》、《流氓大亨》、《义不容情》、《陀枪师姐》、《妙手仁心》、《鉴证实录》、《大时代》、《创世纪》、《天地男儿》、《金枝欲孽》等电视剧都曾风摩大江南北。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作者:许十文黄薪儒(实习生))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3776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