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价格大幅下跌之后,整条产业链也立马降温:各环节产品价格明显回落,销售量下滑。
据中储棉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12月3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是94.7%,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下降3.7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是81.2%,同比降6.4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提高2.3个百分点。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636万吨测算,截至12月3日,全国累计收购皮棉489.3万吨,较过去四年减少67万吨;加工皮棉361.9万吨,较过去四年减少53.1万吨;销售皮棉100.5万吨,较过去四年减少86.4万吨。
目前,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有所回升,而纱价和布价仍处在下行通道中。具体来看:8日中国棉花328指数报26756元/吨,较12月1日最低价已回升592元/吨;籽棉收购参考价7日为5.65元/斤,较11月30日的最低价回升0.18元/斤,折皮棉价格24864元/吨。32支纱3日均价为36800元/吨,比上周下跌5.4%;全棉坯布3日的价格指数为8.9元/米,比上周下跌1.33%。近期,纺织企业纱、布销售缓慢,产成品库存逐步增加,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尚可维持正常运转,但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不得不降价促销。
上涨动力不足
或维持区间震荡
笔者分析,在春节前,受消费需求升温带动,物价仍有上行压力,国家继续收紧流动性和调控物价仍是大概率事件。尽管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成交清淡仍未对期货市场形成强有力支撑,郑棉期货短期走势更多的还是受到资金情绪影响,或跟随股市和商品市场整体走势。
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是限制棉价上涨的利剑,现货市场普遍观望的情绪对期货反弹的支撑力度也非常有限。如前文分析,棉花产业链各环节多以观望为主,目前纱线滞销是限制纺织企业购买原料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分析,由于终端出口零售向上游传导较为滞后,那么后期整个棉花现货产业链回暖主要有以下三种可能性:一是纺织企业随着库存消耗,棉花购买量增加,由棉花市场的回暖带动纱线市场逐渐活跃;二是纱线市场先回暖,再带动棉花采购需求;(当然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以棉价企稳,消除市场疑虑为前提);若股市和商品市场继续维持强势走势,郑棉期货继续上涨,现货市场回暖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郑棉期货强势上涨带动现货市场回暖。按照目前现状,相较棉花基本面而言,CPI走势和国家控制流动性、调控物价的措施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从整个年度来看,年度后期棉花供给将再度趋紧,从供求双方来看:作为持有棉花的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如非遇资金紧缺,后期仍有在心理价位之上出售棉花的机会;而随着纺织厂棉花库存的消耗,或早或晚仍有补库需求;照目前市场格局,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后期市场中卖方或略微占优。由于规模较大的纺企棉花库存相对充足,且订购的外棉年前将陆续到港,预计今年春节前采购主力将以中小型纱厂为主,总体采购量或较往年略低。
年度后期,供需缺口效应有望重新显现,棉价还有走高的动力。目前来看,郑棉1009合约的震荡区间或在26000-28000元/吨之间。重点关注11月CPI,以及央行是否有继续收紧流动性的措施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