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来,由国家行政调控物价引发的以棉花为首的纺织原料的大幅快速回调,让下半年炙热的市场几乎一下子降到了零度。恐慌情绪、市场悲观论,以及对明年经济政策等不确定的观望,等等信息密集抛向市场,给这个并不太冷的冬天人为增添了许多寒意。
仔细想来,笔者有些不解,目前的情况大可不必如此惊慌,理由如下:
1、后危机时代,纺织品、服装出口强势恢复的好势头并未出现大的转折和改变,2010年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676亿美元。同比增长23%,较07年(金融危机前)1712亿美元,预计增长也在11%左右,目前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向好趋势并未发生基本改变。
2、纺织品、服装内需稳定增长。03年以来,纺织品的内销比重逐年上升。由02年的66%上升至09年达到79%。2010年预计稳定在80%左右。特别是从未来长期来看,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衣着消费需求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09年全年国内服装消费增长12.59%,而2010年全年预计在14%。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需求增速将达到15%左右。
3、化纤产品的主要终端消费仍在国内。2010年(1-10月)MMF(人造纤维)直接出口占5%,纺织品出口所含化学纤维占17%,服装出口所含化学纤维占14%。三项加起来近1000万吨,总体化纤出口占国内化纤总量36%的份额,而以棉为主的天然纤维,虽然过60%以上的份额出口,但本身存在较大缺口,因此即便是出口有所放缓,对整个化学纤维市场而言,影响有限。
4、目前各种纤维(如:棉花、粘胶、涤纶)库存仍处在极低水平。棉花库存目前所有商业、社会、国储加起来仅有280万吨左右,处于95年以来的历史低位。而粘胶长丝不足一万吨库存也是15年以来的新低。粘胶短纤目前也仅有10天库存,涤纶今年也是千载难遇的好年景,库存低销售畅。
5、棉花价格刚性支撑,所有化纤相关产品价格稳定有基础。众所周知,10/11年国内棉花的100万吨以上的硬性缺口已成定局。(1050万吨消费量-636万吨产量-270万吨进口量-50万吨库存下降量)。而面对不断上涨的农资成本,长期稳价导致棉农种棉积极性不高,惜售心理普遍存在(今年棉农成本测算籽棉至少需要维持5.5元/斤,棉花刚性成本综合测算在27000元/吨左右)。目前价值回归,棉花进入长期2字头时代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对所有纤维特别是化纤而言,确保稳定目前价格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6、国家宏观政策的积极面并未发生本质改变。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并对明年经济工作方针整体定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折射出与纺织品息息相关的明年汇率、退税、以及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目前国际国内充足的流动性货币现象依然存在对市场结构性的影响,虽然风传加息的预期比较高,但加息会进一步加剧国际游资的进入,且欧美目前的高失业率状况而言在明年年中以前加息可能性非常低,中国率先采取加息的手段是非常不明智的,最大的可能性还是稳步提高准备金,按照每年中国的金融信贷习惯,1-2季度信贷比例占全年7成,因此明年上半年的资金不会出现明显紧缩现象。
7、目前进入传统纺织品的淡季,产销下降属正常。每年12-2月是纺织品传统的淡季。一方面外单基本完毕,内单还未起来。目前是来年春夏季的打样和原料储备期,全行业都面临年末资金收缩、开工下降的问题,属正常的年末和淡季季节特征。
综上所述,几点建议:
1、淡季应有淡季的心态,正确看待正常的产销下降。
2、不要盲目恐慌,采取降价抛售等不理性竞争行为,并警惕投机商的恶意打压。
3、适当的增加产品库存,降低开工,稳定市场为上策。采取谷存峰卖等措施可获取更高的效益。
4、面对市场回调择机做好下一季的原料储备工作,等待春旺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