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产业升级实现消费多元化,2010年中国纺织业利润猛增40%
●今年中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将超4万亿元,出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利润有望突破2000亿元
●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成常态,棉价上涨还会持续,淘汰落后任务很重
●产业升级与消费多元化既是压力也是驱动力。批发市场零售化、购物中心网络化将带来新商机
据初步估计,2010年中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将突破4万亿元,出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利润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增幅有望达40%。面对前所未有的漂亮成绩,业内并没有表现出狂喜,因为这种高增长的背后,却是诸多现实隐忧。
“过去中国纺织业一个比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素成本低。但是2010年的节能减排的硬约束、劳动力价格的增长,以及棉花、化纤等原料价格的异常波动等事件告诉我们,中国纺织业已经告别了低成本时代。”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说。
现实之困——
原料、劳动力价格上涨成定局,纺织业痛别低成本时代
美国市场刚刚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欧洲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工厂刚恢复正常生产,工资涨幅就超过了订单额增幅,还遭遇了“拉闸限电”;利润总算回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棉花、化纤等上游原料价格又相继暴涨……2010年,很多人用“大起大落、扑朔迷离”来形容纺织业。然而,更令行业纠结的是,这种“复杂性”带来的行业压力将成为一种常态。
首先,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今年纺织业劳动力的薪酬福利涨幅普遍在10%以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资涨幅高达20%。这一方面是出于“补课”。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是5.6万元,而纺织业的平均工资是3.1万元,造成了劳动力单向转移。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提高劳动者收入。那么,劳动力价格上涨大势不可逆。”孙瑞哲说,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民生产业,纺织业涨工资也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势所趋。
其次,“棉花之痛”注定还会持续。今年纺织原辅材料成本比上年增长约30%,其中棉花等上游原料成本涨幅最高超过一倍,涨幅之大创下15年来的新高。然而,原料涨价并非就此终结。
棉价等原料价格的飙升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一,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在逐年萎缩,造成供求偏紧。其二,美国的流动性过剩推高了棉花等大宗商品的期价。此外,尽管纺织制造业是中国市场化最早、产能最大的行业,但棉花的流通、化纤原料的投资审批仍属计划经济,上下游对接不畅。
“今年原料涨价让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赚得钵满盆满,但也给纺织业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快研发量大面广的棉纤维替代产品,从而填补原料缺口,平衡供需关系。”孙瑞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