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塑化剂事件沸沸扬扬,安全环保性老生常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9 14:23:37    来源:东莞捷佳塑胶    作者:李晓东    评论:0
导读

台湾塑化剂事件影响深远,食品安全监管需长期坚持不懈。


       近日,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事发后,卫生部发布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公布了新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包括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共17种。同时,卫生部规定,从6月20日起,市场上所售食品不仅要在包装或外盒上标明所有添加剂名称,还需注明具体含量。
    受塑化剂事件牵连,位于东莞市万江区滘联社区的YY(系化名)公司因生产塑化剂类产品被依法查封,该公司法人诸某某(化名)被依法刑拘并正抓紧审讯,该企业每月生产食品添加剂约3000千克,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江门、东莞等地,上述各地正进一步追查问题产品流向。
    塑化剂事件始末
1.检验员举报成导火索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台湾爆发第一桩塑化剂DEHP污染饮料食品案,是位52岁的杨姓检验员揭发的,身为两个小孩的妈妈,关心食品安全而追根究底,没想到却牵连如此之大。
    台湾卫生部门食品药物管理局主秘罗吉方透露,杨女士对例行稽查的益生菌食品作检验,本来探究是否含减肥药或安非他命,却发现气相层析仪上出现异常波状讯号。
    杨女士3月中旬收到益生菌检体,花了两个星期验明塑化剂DEHP的正身,后来又作了定量分析,检出益生菌食品中的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毫克/公斤),远远超过民众每日平均摄入量1.29毫克。
    此结果非常骇人,台湾卫生部门决定通知检方,循线查到源头,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添加物起云剂,违法掺入塑化剂DEHP。
2.责任追究:
    司法介入三人被羁押
    据新华社报道,台湾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愈演愈烈,截至5月27日,受事件牵连厂商近200家,台湾新北市检方28日凌晨申请羁押3人。
    据透露,遭调查搜索的是宾汉香料化学有限公司。检方查出,该公司制造的起云剂中含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已经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等。检调部门带回实际负责人、登记负责人陈姓父子与财务负责人陈妻共3人。
    当局卫生部门专家表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与先前揭发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
3.事件进展:
    国内封堵排查非法添加塑化剂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经初步核查,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口岸发现一批今年自台湾进口的运动饮料可能受到这一有毒添加剂的污染,目前该批产品已经开始召回。
    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已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停止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已对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采取召回、封存措施;已对相关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非法添加的立即依法严惩。
4.事件影响:
    翻版三聚氰胺令人吃惊
    台湾“毒饮料”事件继续发酵。事实上,台湾“毒饮料”事件,可能仅是塑化剂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据台湾调查发现,该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潜在食品中已有5年之久,在多个食品领域内的多种产品均受其污染。
    据报道,香港浸大生物系早于去年对3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其中再抽取200名市民的血液样本,发现九成九的血液样本中均验出塑化剂。
    专家呼吁,国内饮料、保健品等相关食品应跟进排查,并将之列入日常监控名单。同时,对国内消费者的血液也进行抽查调查,以及时出台应对之策。
5.市民评说:
    查塑化剂要不留死角
    塑化剂危机发源于中国台湾,问题的发现纯属偶然。一些黑心厂商作恶数十年而未被发现,与食品监管的漏洞不无关系。塑化剂问题暴露之后,很多人自然会问:大陆有没有这样的黑心厂家?类似食品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现在,有关方面已经加强了对相关企业的排查监管,民众期待“打塑”不留死角。有关部门已经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对塑化剂的日常监测也应尽快启动、到位。
    此次应对塑化剂危机,有关部门应对果断、措施全面,希望更多部门迅速跟进,让社会尽快渡过这场塑化剂危机。
6.事件反思:
    多头管理弊端多,处罚力度小
    台湾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很细致,在食品供应、市场流通、进出口等不同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统一协调,会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过程中造成缺位、重复等问题。从这次塑化剂事件可以看出,从生产到流通再到出口,每个环节的监管可能都不到位。
    专家说,此次“毒饮风暴”的罪魁祸首是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赖俊杰案发后言行嚣张,这与台湾的《食品卫生管理法》刑责过轻有关。因为依照台湾《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对违规业者所处罚金仅为30万(新台币),最高罚金也只有50万。因此,我国应该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7.事件警醒:
    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
    台湾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将食品从原料来源、生产养殖、加工制造、运输仓储直到销售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视为下一阶段的源头,在各阶段都需要进行仔细登记。台湾人最熟悉的就是“经济部”推动的食品GMP微笑标志。为了向民众提供及时充分的食品消费信息,台湾“卫生署”借用红绿灯的警示作用,经由专家健康风险评估后,认为有高度危害人体健康可能的,就会亮红灯。
8.专家建议:
    应出台控塑化剂的规范标准
    郑州大学医学院一位专家认为,人体内存有少量塑化剂是有可能的。她表示,工业社会,随着空气中污染成分增加,土壤、空气、水、食物中多少含有微量化工成分,人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不接触塑化剂。
    他认为,血液中存在塑化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长期食用了含塑化剂的食品或药品。既然香港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含有塑化剂,那么内地食品中含有塑化剂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然而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出台控制塑化剂的规范标准。
9.附注:塑化剂及相关外延知识简介——
    塑化剂:指的是塑料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软化剂,最常见的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及盐类的危害: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 [环境荷尔蒙]系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塑化剂事件“元凶”DEHP简介:
    DEHP塑化剂,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的一种,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在食品工业中,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部分利欲熏心的食品厂家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台湾近日爆出的毒芦笋汁事件,正是因为食品中加入了有毒起云剂DEHP,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并备受各界及国家卫生部高度关注。
    含塑化剂的PVC塑料简介:
    邻苯二甲酸酯及盐类作为塑化剂(也称增塑剂),在PVC塑料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PVC聚合物为硬质塑料,本身无毒,但因PVC材料本身流动性差,需通过加入塑化剂,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获得适中的流动性及材料软硬度。软质PVC可作为软胶玩具的原材料,但因为绝大多数的PVC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及盐类(16P,6P,3P),达不到欧盟及美国EN71-E,ASTM F963玩具行业检测标准。除玩具行业外,其他一些行业如医疗,汽车(塑胶脚垫),食品(包装制品)等等都属于PVC塑料的传统应用行业,因为市场对环保的要求门槛近年越来越严格,生产企业不得不考虑寻找有毒PVC的替代材料。目前新型环保弹性体软胶材料TPE,TPR替代不环保PVC在上述行业已经逐渐得到应用。
 
(文/李晓东)
免责声明
本文为李晓东原创作品,作者: 李晓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856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