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1》完稿时的罗琳,穷得没钱影印稿子,只能用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两本书稿。
由于没出过书,不知该向谁投稿,只好至图书馆查阅一本作家年鉴,仅凭着个人的灵感和喜好,罗琳做了她这一生最重要决定,也最戏剧性的选择-挑选了克利斯多夫?里特作为她的经纪人。
当然这两人当时一点儿都于法预知,后来《哈利波特1-神秘的魔法石》甫出版,竟然全球狂卖,大奖不断,罗琳一夕之间,从贫穷的单亲妈妈,变成名利双收、家喻户晓的国际畅销作家;而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从此一跃为国际知名的大书商。
点石成金的魔法:
《哈利波特》的成功,的确像是个伟大的魔术,因为这本书打破了童书出版界的许多惯例,它的文字篇幅很长,并不易被儿童阅读,主题内容的「正确性」也已经超过一般童书的范畴,包括具争议性的巫术、夸大的邪恶势力,甚至随着故事主角迈入14岁,作者逐渐加入死亡、青春期等特殊情节题材,使得原先才10岁的小读者(据说甚至有8岁忠实波特迷),被提早引领进入青春期和面对成熟的现实世界,使得有些大人开始更加关注「波特现象」对儿童的影响。
哈利波特旋风,让许多不爱阅读的学生,重拾对童话故事的热情,吸引他们一探究竟,却是许多老师们乐于把握的大好机会。
于是专门提供美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的Scholastic出版社,就出版了五本阅读指导手册《HarryPotterLiteratureGuide》,协助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内容的讨论研究,相对于向来不爱读童书,又「只指不导」的台湾大人们可要加点油了!罗琳说:『我从来没有设定我的读者的对象,我从来没想过为儿童写书,是儿童书选择了我,我觉得如果是一本好书的话,大家应该都会读它的』。
显然,持续创新高纪录的销售数字已说明了,这是一部打破阅读年龄疆界的作品。
创造阅读的纯粹乐趣:
写作是罗琳生命中最喜欢的事,甚于照顾女儿、与朋友相聚或阅读,《哈利波特》就像是她的好朋友,给她带来许多快乐,所以《哈利波特》并不是一本具有神圣道德使命的书,她如是说。因此她并不认同媒体称她为「下一个路易斯」。
罗琳直言她并不喜欢刻意恋眷童年,逃避长大的故事情节,认为人生的乐趣就在于成长的过程,所以她从十年前写第一本《哈利波特》时既已打定主意,只写七集,一个从哈利的11岁展延到17岁成长的故事。
随着今年11月,华纳公司拍摄的电影即将上档,2002年第5本书的即将出版,「哈利波特全球热潮」势必一波接一波,J.K.罗琳的笔也有如一根神奇的魔法棒,继续不停的挥舞,继续扩张她的读者版图,逐步奠定她在世界幻想儿童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