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7日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8日开始,启动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中储棉总公司7日也向各涉棉企业发出公告,称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不受数量限制,敞开收储。
业内人士指出,受今年棉花产量较高、企业收棉资金趋紧、政策调控等影响,棉花市场难再出现去年抢购囤积的狂热。但由于棉花日益成为金融化的投资产品,在新年度不排除资金炒作致使棉价阶段性上涨的可能性。
支撑
棉价一落千丈 收储政策托底
随着棉花临时收储启动,今年“一落千丈”的棉花价格找到了有力的底部支撑。
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8月份棉花形势月报,年度末期,受供需基本面及对后市信心不足的影响,国内外棉花价格均大幅回落。纽约期货最低价格跌破100美分/磅,较最高点下跌了一半多。国内棉价8月下跌速度和幅度加大,当月累计下跌近4000元/吨,月底跌至2万元/吨附近。
事实上,2010/2011年棉花年度,国内棉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行情。去年9月至11月初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棉价涨幅超过67%,成为大宗农产品牛市的“风向标”。今年2月份,棉价攀升至每吨3万元的历史高位,随后棉花现货和期货价格开始一路下跌,直到跌至最低收储价附近。
为了稳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和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今年3月份联合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决定从2011棉花年度(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开始实行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标准级皮棉收储价格为19800元/吨。当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由中储棉总公司及时发布公告启动收储预案。
截至9月7日,2011年棉花年度开始以来,国内市场棉价已经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19800元/吨,由此“触发”收储预案正式启动。
中储棉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棉收储工作开始之前,收储预案的托市效应已经逐步开始显现,8月中旬开始市场信心有所好转,纺织企业采购棉花的积极性提高,现货市场跌势趋缓,出现阶段性回暖迹象。8月31日,代表国内现货价格水平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9274元/吨,比8月初回升了200元/吨左右。
根据目前国家出台的政策,本次国家收储措施将持续到2012年3月31日,此举成为2011年上半年支撑棉价的因素。不过,在国内外经济降温及全球棉花长势良好的大背景下,新年度棉花收储带动棉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判断
新年度棉花炒作难现狂热
“近年来棉花价格暴涨、暴跌的原因比较复杂,棉花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普遍理解的纺织原料,而是成为被金融化、期货化或货币化的投资产品。”中储棉有关负责人称,在新年度,不排除由于资金炒作致使棉价阶段性上涨的可能性。
今年9月一旦收储开始,棉花价格会相对比较平稳,加上今年棉花的产量较高和去库存,游资囤积炒作和企业抢购的现象会很少见。
中储棉有关负责人预计,去年出现的游资炒作、抢购、棉农惜售等矛盾在今年不会有集中表现,但在收购初期可能出现观望、惜售、滞收的情况。受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棉花生产成本激增,去年收购价格越收越高等因素影响,棉农对收购价格的期望较高;棉花加工企业去年亏损面较大,收购资金不充裕,可能采取试探性交储。初期存在棉农惜售、企业观望的可能性,随着收储工作的全面展开,这种情况会得到缓解。
据了解,2009年至2010年,无论是收购、加工还是贸易环节都“不差钱”,为炒作棉花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而随着今年流动性收紧和银行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管,企业的收棉资金不再像以前那样宽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企业能够从多家银行贷到款,然后开始争相抢购农产品。今年信贷收紧之后,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减少,对于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理性收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今年棉花生产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这可能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中国棉花协会预计,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8018万亩,同口径比较,较上年增长4.1%。全国棉花产量将达到748万吨,同口径比较,较上年增长12.3%。但是8月以来,部分棉区出现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对最终产量可能有一定影响。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说,引发炒作的关键因素是供需不足,而棉花属于供应比较短缺的品种,这样就有炒作的空间。虽然现在有收储政策,但对于资金的流向很难把控,只要有利润空间,资金就会进去“炒一把”。
作为实施国家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的责任主体,中储棉总公司于8月底启动了“2011年度棉花收储政策及业务流程培训”,并建立棉花市场分析和跟踪机制,加大市场调研工作力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提醒棉农及涉棉企业注意各种炒作、抢购、惜售所带来的市场运行风险。
影响
纺织行业将有所好转
“棉花价格上个年度的大起大落,让棉纺企业如坐针毡,一些企业在高价时囤积棉花现货,现在却成为亏损的巨大包袱。在无数投机者获胜离场之后,很多小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李丽恒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中国棉花协会的报告称,受棉花价格下跌带动,棉纱价格继续下跌,32支纯棉纱跌至29000元/吨左右,全月累计下跌2000元/吨左右。随着纺织行业压力持续增加,中小企业关停现象增加,大型企业多以维持生产为主,纺织品产量出现回落。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纺织企业不怕棉价高,就怕棉价不稳定。只要棉价稳定下来,纺织行业经营情况就会回升。
价格稳定的时候,棉花销售量会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卖方和买方都能根据自己的库存结构、资金状况和其他各项相关状态去适时买进卖出,市场流通相对顺畅。同时,价格稳定,才能使纺企更好地随时要用,随时买进,而不是迷茫地去分析各方面因素。
虽然目前棉价逐步企稳,但需求不旺仍然制约着纺织行业的景气程度。中储棉有关负责人表示,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升值、信贷资金紧缩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纺织生产和出口增速放缓,对棉花需求不会明显增加;国际棉花供求看,全球各主产棉国均增产,年度产大于需180万吨左右。
近期纺织企业继续加大对库存原料的消化,降低配棉比。随着降价销售力度的加大,截至7月底,全国纺织企业的棉花、纱线及坯布库存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数据。虽然目前有企业出现少量补库的需求,但是纺企普遍反映整体经营情况不理想,在全球性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消费量方面,后市仍不容乐观。
鉴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为棉花及纺纱生产国,国内外纺纱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不可忽视。若国内棉价明显大幅高于亚洲国家,我国棉纺企业或将面临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