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纺织资讯 » 正文

成本优势渐失 纺织订单转移加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08 11:43:52    来源: 阿里巴巴纺织频道     评论:0
导读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日本各服装杂货企业将降低在中国生产比率,将部分生产环节向东南亚转移。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优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日本各服装杂货企业将降低在中国生产比率,将部分生产环节向东南亚转移。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优势日益突出,成为中国企业不容忽视的强劲竞争对手。随着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中国服装(000902,股吧)企业粗放型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窄,单纯依靠廉价赚取眼球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的产业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优衣库(UNIQCLO)、H&M、ZARA等国际品牌以其浓郁的海外风情行销中国,引领时尚潮流。以往,这些品牌大部分都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而如今,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来自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产品日益增多。

    在北京H&M某家专卖店中,记者发现服装的产地五花八门,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柬埔寨、孟加拉国、摩洛哥、保加利亚等“世界工厂”的服装在此汇聚一堂。

    不过,不同产地服装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H&M的消费者刘小姐说:“我的开衫是上海产的,质量很赞。后来又买了件印度产的,显然没有上海的好。柬埔寨的质量最差了。东南亚一带做的活还是没国内好。”

    酷爱优衣库的狄小姐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优衣库的产地遍布亚洲,我觉得江苏生产的质量是最好的,广东东莞的也不错。柬埔寨的最不靠谱,越南的也够呛,孟加拉国的还行。”她以亲身经历举例说明:“我买了一件越南生产的针织小西装,扣子太不结实了,没穿几天就掉了。”

    流失的订单

    尽管中国纺织产品口碑好,但国际品牌向中国以外的低成本国家转移生产的计划仍然在有序进行中。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日本各服装杂货企业将降低在中国的生产比率,将部分生产环节向东南亚转移。

    据悉,优衣库所属的迅销(FastRetailing)公司计划从低价服装品牌G.U.开始,向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工厂增加委托生产,将目前中国以外20%~30%的生产比率提高到50%。

    无印良品计划3年后把在中国的合作工厂从229家减少到86家,自中国的采购比率从60%降低一半,家具杂货等木材制品也开始增加从东南亚采购量。

    全球最大贸易采购商利丰的总裁BruceRockowitz在几个月前表示,中国南部地区工资的上涨可能会迫使消费品的制造商将生产迁出,在未来五年“相当迅速地”转往成本较低的地区,包括中国西部、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孟加拉国等。

    青山商事继越南、缅甸、柬埔寨之后,今年还将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委托生产,东南亚工厂主要承担缝制工序,所需布料仍从意大利和中国采购。

    除转移委托生产外,一些公司也纷纷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设立新工厂。TSI控股旗下的东京STYLE投资10亿日元,自今年8月开始在越南建设新工厂。女装品牌Honeys今年秋天也将在缅甸新工厂开始生产。

    据悉,近两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翻了一番,目前约为孟加拉国的5倍。缝制工序因主要依靠最新设备,无需过多的熟练工人,开始逐渐向中国以外地区转移。但目前日本周边同时有能力承担缝制和织布工序的国家只有中国,因此,缝制工序以外的生产仍将继续主要在中国进行。

    被誉为“全球最大OEM工厂”的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向本报记者证实,从今年8月份开始,国际品牌客户订单明显减少,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愈演愈烈。“不仅是日本品牌,欧美品牌也一样。随着时间推移,订单将越来越少。”尹国新直言。

    但他同时表示,晨风集团企业的中高档产品仍然比较受欢迎,具备产业链齐全和做工精致等方面的优势。但是中高档品仅占订单的5%~10%,在国际品牌靠低端廉价量贩路线取胜的背景下,的确无法与东南亚国家竞争。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纺织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际品牌将部分产地转移出中国的现象,早在三年前就开始逐步进行。例如,阿迪达斯的主席早在三年多前就已公开发表声明,表示中国的工资高,并开始迁往印度、越南等国家,当时他们有一半左右的运动服是在中国生产的。

    2008年年底,优衣库(UNIQLO)的母公司迅销集团就已经跟港资纺织厂互太、制衣厂晶苑和一家孟加拉国企业组成合资公司,在孟加拉国生产面料和服装。而迅销集团的产品原本约有85%在中国制造,但迅销打算增加中国境外生产至1/3,以降低成本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成本竞争优势几无

    据纺织商会负责人透露,虽然近几年订单转移问题一直存在,但今年的情况尤为严重。主要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棉花等纺织原材料价格过高,不少客商无法承受中国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把大量低档产品的加工生产转移到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进一步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波动、贷款利率上调等因素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了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工资成本一直在上涨,工人工资迄今为止上涨了20%。”尹国新说。

    而东南亚国家的优势日益突出,成为中国企业不容忽视的强有力的海外竞争对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汇率、出口优惠关税等方面。”纺织商会负责人说。

    首先,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雇主薪酬负担以中国最高,每人每月达到463美元,明显高于其他亚洲服装生产国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250美元~300美元之间,越南和柬埔寨分别是153美元和125美元,孟加拉国最低,只有85美元。除孟加拉国以外,这些国家的工薪水平大概是中国的1/4~2/3。”纺织商会负责人如是说。

    其次,这些国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或下跌,或升幅不及中国。“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升了三成,越南的货币同期则累积跌了24%。一升一跌,两者在成本上就出现相当大的差距。印度尼西亚盾则在2008年~2009年期间有比较大的波动,整段期间累积升了8%左右。菲律宾披索的累积升幅跟人民币差不多,有三成二,但是过程中有升有跌,不像人民币只升不跌。”这位负责人指出。

    此外,这些国家对出口欧美日等国主要市场有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目前被列入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之中,出口到很多发达国家都可以享受普惠制最惠国待遇。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都分别和日本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服装可以免税进入日本,但所用的布料必需是日本或东盟成员国生产的。欧盟甚至允许只需一步加工,将布料在当地制成服装,即可享进口零关税,而不必考虑布料的原产地。“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纺织品进口实行零关税,而韩国、新加坡、中国则征收8%的关税。”尹国新补充道。

    纺织商会某负责人还指出,由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目前在纺织服装的供应链方面并不完善,特别是上游的纺、织,以至印、染、漂这些环节都有待发展,服装的品质与中国生产的产品相比,品质要略低一筹。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大量熟练的工人、悠久的纺织历史和经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服装生产的质量。因此某些品牌仍然青睐在中国代工生产,例如,在HONEYS北京某专柜中,店员小周告知本报记者:“我们的产品全部产自中国,且以上海、青岛为原产地的产品居多,大多分布在江苏(昆山、宿迁、金坛)、浙江桐乡、天津、广东(东莞)、山东等地。”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来自欧盟、美国、日本的进口数据显示,虽然中国仍是上述三大市场纺织品服装的第一大供应国,但2011年增长趋势已明显放缓。中国产品占上述三大市场的进口份额同比也出现下降,其中欧盟地区下降了1.7%、美国下降了1%、日本下降了1.9%。

    与此同时,欧盟、美国、日本从东南亚、南亚等国的进口增长迅速。今年上半年欧盟从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进口增幅在29.6%~53.4%之间;美国从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柬埔寨进口增速在18%~29%之间;日本从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进口增幅在23%~49%之间。这些国家所占市场份额也有相应提高。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分析指出,随着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中国服装企业粗放型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窄。“种种迹象表明,单纯依靠廉价赚取眼球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的产业转型之路势在必行。”张亚男说。

    尹国新认为,国际品牌资本布局转移将逼着企业转型升级,在中高档产品上下功夫,力保高端市场。“我们一直在努力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增强研发能力,在设备自动化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他在采访中说。“资本的转移很正常,因为资本对市场高度敏感,寻求最优化配置。对于日本品牌代工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现状,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这也并不预示着"危局"的到来。”青岛市一位与外贸企业频繁打交道的官员如是说。

    上述官员亦坦言,依靠税负的杠杆调节,如提高出口退税或减免国内税负,企业最终还是会停留在原地。“关键在于提高产品品质,政府只是辅助手段。我们的出口企业依赖性强,企业赚钱之后并没有用于投资设备、提高品质。”他说。

    这位官员对于某些加工外贸企业的态度颇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他犀利地指出:“订单减少对于习惯了OEM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教训和警示,如果不进步、不创新,只靠密集劳动力的优势,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中遭遇尴尬。倒逼企业升级换代、创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好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988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