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你想干什么?他说我就想做个职业商人。那我说,你来吧,我这儿正好有台音箱,应该有点文章可做。”张文东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年中的时候,弟弟背着包儿就来了,我跟家里人借钱,姥姥把4万块买房的钱给了我。我俩在实验室里DIY了差不多100台音箱,手工焊电路板,木箱和扬声器找厂家订购。”
“制作工艺我在行,我弟是做销售的好手,我就让他负责销售。”张文东说,张文生每天骑着自行车拉到20公里之外的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去卖。“跑一趟只能带三套音箱,他很能吃苦,干劲冲天,也没觉得累。”
生意有点眉目了,张文东一个电话把刚毕业回到福建老家的学生肖敏找回来,三人到圆明园旁租了一间小平房,正式开始创业。
干掉创新登顶
国内多媒体音响的土洋之争,到2000年基本宣告结束,之后再知名的国际品牌一旦踏入中国,也难逃被淹没的命运
“当时,好的音箱都很贵,动辄就上千元,电脑配的都是塑料小音箱,效果差。我们的产品真算物美价廉,480元一套,100台很快就卖完了。”张文东说,“我们想有了货款可以接着做,没想到百货大楼是月结款,到11月,我们还没有拿到货款,弹尽粮绝。”
于是,张文东就去找同学谈投资。当时他在三系任教,知道四系有一家中北公司,和他们合作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双方商谈的结果是对方出资15万元人民币占60%股份,张文东出资4万加技术占40%的股份。在张文东的三个人的团队里,张文东、张文生、肖敏分别是4∶3∶3的分配比例。
签好协议,以北理工一个废弃的实验室当工厂,开始“轻骑兵”的规模生产。1994年12月初,合作的第一批音箱上市。到1995年底,“轻骑兵”注册了商标,在消费者中有了一定口碑,当年净利润就有75万元,还买了一辆二手车拉货,初尝战果的他们很开心。
但这样的好心情没有保持多久。1996年春,在张文东带学生外出实习期间,合作方突然通知他中止合作。对于初涉商海的张文东来说,全然措手不及。“这个事情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商海无情,这是站在大学讲台上完全感受不到的。”
1996年5月,张文东咬着牙辞了教职,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合作方,并到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注册了爱
德发公司,注册资金是从亲戚处东拼西凑来的10万块钱,工厂设北京郊区延庆。至于“漫步者”品牌,他说,“edifier”这个英文单词中文意思为“导师、启蒙者”,“漫步者”有点儿“闲庭漫步”的意思。
“其实,当时心里憋着一口气,晚上卡车司机休息了,我就自己开车去工厂,跟工人们一起装货,早上天不亮就拉着货进城。”据张文东介绍,第一批漫步者音箱初期主要在北京市场销售,外地则在西安、镇江有两个代理点,到年底又挣了70多万元。
张文东连说没想发展速度这样快。那时,轻骑兵再次发生变故,轻骑兵最大代理商冲击波突然自立门户。在北方多媒体音箱市场,大部分音箱品牌已经进入杂牌行列,漫步者、冲击波和轻骑兵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