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对这些培训入迷的往往不是普通员工,而是老板或老总居多,难道是他们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培训机构不愿在普通员工躺在上下功夫。
前一篇博文,我讲到老板们因为面对现实的无奈、无助,以及对未来的恐惧,他们总想祈求一种简单而神奇的力量,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面临的困难。这可能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金焕民老师感叹于这些培训机构强大的组织能力,我也有这样的感觉。除了培训内容外,组织方式堪称一绝。组织方式的绝妙之处在于营销一个乌托邦式的“虚拟社会”。
老板们很辛苦也很孤独,所有的关系,除了利益就是交换。我们经常与老板们打交道,非常了解这一点。培训机构除了培训外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这些学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与现实社会有所不同的“准虚拟社会”。
为什么说是“准虚拟社会”?就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好像是超脱于现实的,甚至超脱利益的。各类“同学会”,那简直就像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但是,一旦触及现实,比如项目合作、融资,就会发现乌托邦很容易破灭。
那些对疯狂培训痴迷的人,绝大多数人不能告诉我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只能笼统地说“国学”或“企业文化”,但通常能够建立对培训机构的崇拜和对“同学”的极度热情和对“同学”交往的兴奋。
我真不知道,当激情冷却后能够留下什么?可能不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我一直没把培训当主业,最初参加培训都是别人反复邀请。培训工作做了十几年,但一直以行业会议和企业内训为主,基本没有参加公开课式的培训。
行业会议和内训,邀请方基本都有比较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前都会反复沟通,我也会做相应的“功课”,比如培训前与业务员或经销商座谈,以其培训能够有针对性。最近做一些培训,甚至用半天时间做内部调研,然后进行咨询式培训。当然,这样的培训,其实成本挝挺大的,主要是耗时间。
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培训应该“理性地传播智慧”。因为坚持这样的理念,所以,不熟悉的行业,我基本不做培训。有一次,一家家电企业请我做培训,我对家电不熟,推辞很多次,实在推辞不掉时,我就先做了一次家电市场调研,然后再答应做培训。
最近,有人说我的培训方式落后了,缺乏“培训技巧”,我当然理解他们所说培训技巧的含义,就是把学员调动得近乎疯狂的培训技能。
中国的培训明星换了一茬又一次,就如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但那些演技派的艺术家可是艺术长青的,我相信理性传播智慧才有可能不成为“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