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主动
互联网营销具有互动性,这一点也被视频营销所继承。YouTube编者和读者之间的回复便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用户利用文字视频可新建对发布者的回复,也可以就回复进行回复,另外,观看者的回复也为该节目造势,有较高争议率的节目点击率也往往高调飙升。与此同时,网友还会把他们认为有趣的节目转贴在自己博客或者其他论坛中,让视频广告进行主动性的“病毒式传播”,让宣传片大范围传播出去,而不费企业任何推广费用和精力。这一优势是电视广告不具备的。
与此同时,与其他互联网营销形式不同,视频感染力更强,因此引起网友的主动传播性也更强。
2006年11月,一支叫作“如何在YouTube上现眼”的视频在两天内吸引到了40万的观看次数。视频中,顶着鸟窝头的年轻人在镜头前完成了各种各样悲剧性的演出,似乎命运在任何时候都与他作对。在看热闹的心态趋势下,网民们把这段视频“点”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且传播到各大网站中。虽然这段视频看起来简单而粗糙,像极了“家庭滑稽录像”里的作品。不过,在视频结束后,观众会在页面上发现这其实是松下“不可否认的电视”(UndeniableTV)的活动广告。这个活动让人们用视频“描述某件不可否认的事情”,获胜者将会获得一台液晶电视和手持摄像机。最终,这个活动吸引到了十几万人参与其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传播神速
视频营销的这个特性已经在诸多案例中显露无疑。列举一个美国竞选的例子:在2006年8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候选人乔治•艾伦在一次演讲中发现台下有一名印度裔的听众,结果他无意之间称呼这位听众为“非洲短尾猿”,这种说法带有很强的种族歧视色彩,这段视频被传到YouTube上,在非常短的时间被愤怒的网民们复制粘贴、快速传播,导致艾伦的名声在几个月的时间快速下降,最终落选。
效果可测
在种种叙述在线视频营销的语句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数字:“网络搜索集团评出几大视频网站—YouTube、MSNVideo、YahooVideo、AOLVideo、iFilm,这些网站的访问量是美国五大广播电视网网站访问量的两倍,且用户在前者的停留时间达12分钟/次,长于后者的8分钟/次。”“这段视频短片,被点击3000万次,转载5000次并附有2400条评论。”
种种数字让企业视频营销的“每一笔费用都可以找出花在了哪里”。收集网友的评论,也可以总结这次视频广告的得失,大大提高效果监测率。
总之,借用优酷网CEO古永锵的话,“视频营销”是将“有趣、有用、有效”的“三有”
原则与“快者为王”结合在一起。这正是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网络视频作为自己营销手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