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海门市包场镇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唐慧娟。
6月23日,记者见到唐慧娟时,她正伺弄着一群小猪。眼前的猪舍环境整洁优雅,透过监控室的显示屏,只见一群群土猪或坐或卧或行,模样悠闲自在,万头猪场并没有想象中臭气扑鼻、群猪乱拱的场景。
从最初的弃商养猪,到如今的科技养殖,唐慧娟将这一特殊经历归纳为“人生的一笔财富”。
1997年,唐慧娟决心放弃酒店经营选择养猪的时候,亲朋好友几乎一致反对,认为这是个让人瞧不起的行业。最终,在父亲的支持下,要强的唐慧娟拿出所有积蓄并贷款60万元,在自家附近搭建起了一个占地11.5亩的猪场,取名“兴旺”,包含着她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但美好的愿望很快就被迎头泼上一盆冷水。1998年,唐慧娟首次从外地高价购进的600头苗猪,因为疫病一下死了100多头!那年的除夕之夜,正当家家户户围在餐桌前欢聚的时候,唐慧娟却卷起铺盖住进了猪场,为“猪宝贝”打针输液,整整一周,没有好好合过眼,没有好好吃上一口热饭菜。好不容易熬过了疫情,却又遭遇猪肉行情大跌。这一年,唐慧娟的猪场亏损了40多万元!
眼看唐慧娟遭遇资金链断裂,爷爷拿出了枕头底下的“老酒钱”,孩子拿出积攒多年的压岁钱,妈妈贡献出每月的工资······交了近100万元的“学费”后,唐慧娟的养猪场终于迎来转机,并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此时的唐慧娟,已不再满足于围着猪场转,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怎样引领群众共同致富上。
2005年,我省首个由个私养猪场创办的无公害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当年29户群众成了她的社员。长桥村的张水林家境贫寒,唐慧娟把他吸收到猪场上班,教他学技术,如今张水林已成为村里的养猪大户,年饲养母猪近20头。德胜镇的陈超身体有残疾,想养猪却苦于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唐慧娟不仅免费提供种苗猪,还定期送去饲料,并承诺以高于市场价10元一担的价格收购他家的商品猪……
一个乡下“小猪倌”能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唐慧娟连说“没想到”。如今,她对前往人民大会堂参会充满了期待:“最近一段时间,我的主要精力用于走访农村党员群众、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我要把他们的声音带到大会上去,切实履行一个基层党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