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西部地区难以复制东部地区经验,新的城镇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量发展将很有可能出现在四川地区。或许未来需要探索的新路,将来源于此前11个实验区域配套措施的改革中成功的案例。据悉,此前国家曾陆续推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深圳市等11个试验区,四川的试点着重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21财经情报出品(日刊)
核心视点
成都地区城乡统筹或成为增量改革样本
【21独家分析】据21财经情报研究员观察,四川成都设立的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或成为下一阶段各地区城乡综合改革的样本地区。
2007年6月7日,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发改经体(2007)1248号”文件,批准四川省成都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着重城乡统筹,继续探索“城市带动农村”的城乡均衡发展模式,并期中国西部加快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都在头版出人意料刊登了四川省眉山市市委书记的采访,而该市正好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一。
与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相比,四川省试点地区更注重协调城乡二元发展的改革。而近期管理层所透露出来的政策信息,正在印证这一观点。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强调,调整利益格局,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作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
然而,具体落实到执行层面的时候,传统城镇化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许将会直接制约经济增量改革。
11月27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出席「第七批城乡规划督察员培训暨派遣会」时指出,传统城镇化模式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
那么传统城镇化所积累的主要问题在那里呢?据悉,早在2010年3月29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就曾指出,城镇化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问题。
李守信指出,从要素投入上看,我国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城镇化的持续能力是不强的,或者说已经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下,导致一些城市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
既然传统的城镇化改革已然行不通了,那么城镇化进程又应该如何转型呢?同样还是在11月21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李克强指出,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下一步的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了6.91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未来仍有20多个百分点提升空间,这被视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率目前普遍在50%以上,部分省市在80%以上,下一阶段城镇化主角应是中西部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难以复制东部地区经验,新的城镇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量发展将很有可能出现在四川地区。或许未来需要探索的新路,将来源于此前11个实验区域配套措施的改革中成功的案例。
据悉,此前国家曾陆续推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深圳市等11个试验区,四川的试点着重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11月21日的会议上,李克强指出,11个区域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改革尽管都做了顶层设计,但仍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中央来讲,也要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要注意发掘地方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尚未言明增量改革的方向,但是四川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将很有可能会成样本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