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渠道商圈 » 创业故事 » 正文

业内人说32期:有价值≠有价格 科技媒体未来何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8 09:29:00    评论:0
导读

  【阿里巴巴创业】科技媒体跟传统媒体相比,最欠缺的是对内容的原创及把握能力,缺乏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灵魂。目前更多还是做搬

  【阿里巴巴创业】科技媒体跟传统媒体相比,最欠缺的是对内容的原创及把握能力,缺乏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灵魂。目前更多还是做搬运工,要么以编译搬运,要么抄抄整整。

  今年最火的科技博客,据统计,包括虎嗅网、雷锋网在内的科技博客,数量窜至15家之多。如此激烈的竞争,如何才能活下去?这些科技博客有各种流派,有的脱胎于门户,比如创事记、腾讯科技;有的是传统媒体人出来做的,如虎嗅网、钛媒体,所以更偏重评论和商业分析;有的脱胎于传统媒体,如创业家、21世纪商业评论、极客公园、快鲤鱼,他们的路子设想肯定跟虎嗅网很像,但是因为团队的局限,所以特色并不明确。有的靠翻译国外科技博客起家,如36氪。科技博客目前这样兴盛的态势,跟当年2010年团购年很像,它们会不会也像团购一样,风光只是昙花一现,明年死一批呢?

  带着这个问题,iDoNews社区采访了一批科技媒体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业内一些知名独立科技博客作者,有人认为科技媒体跟传统媒体相比,最欠缺的是对内容的原创及把握能力,缺乏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灵魂。目前更多还是做搬运工,要么以编译搬运,要么抄抄整整;有人则觉得科技博客的行业范围非常窄,非常小众,所以想要做大非常难,其次主要是盈利方面,能坚持存在5年以上的科技博客很少。那么科技博客的未来到底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业内人的观点。

  

有价值≠有价格 听业内人说科技媒体的未来在哪里

 

  听,iDoNews业内人说:

  不死派:

  1、科技博客虽然目前如雨后春笋,花样繁多,却还远没到团购网站的地步,一是没有团购那么烧钱,对现金流要求那么高;二是科技博客更多是兴趣主导而不是利益主导,这是其原生动力。2、科技媒体最终会走向专业化和模式新颖化,最专业和有最创新模式的媒体才能最终立稳脚跟。3、跟传统媒体比,最欠缺的是对内容的原创及把握能力,缺乏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灵魂。目前更多还是做搬运工,要么以编译搬运,要么抄抄整整。――赵乐米(钛媒体TMTpost.com创始人)

  现在是传统媒体在学新媒体更灵活的表现形式,不过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还是值得肯定的。各自基因不同。但并不是说科技新媒体就一定就要在深度报道下功夫。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有人看,不见得新媒体要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岑峰(雷锋网联合发起人)

  个人觉得科技媒体不会昙花一现。原因:1、投资没那么大,一般也就是个百万人民币的级别,哪里像团购上亿,没啥泡沫;2、不一定是单靠广告活,可以做风投的DD之类;3、欠缺的还是流量(与门户比)以及更多的采访源人脉(与线下媒体比)。――魏武挥(新媒体观察者)

  1、在社会化、移动化等各类创层出不穷的大潮支持创新、战略等方面的内容供给及需求都迅速增长,新科技媒体只会繁荣不会削弱,目前只是开启了新的轮回,起落当然难以避免;2、科技媒体一定要立足科技创新思维的传播、转化和启发,为科技创新承担起应有的媒体责任,谁能够更好地融入和推动中国的创新大潮,谁就能够获得大发展和大繁荣。――顺风(财经作家、IT评论人、全息互联网理论创始人)

  1.不会,科技博客有门槛的,创始团队实力是核心,目前做得好的也才不到3家,有点名气的也不过5-6家,团购当时可是千团大战。2.科技媒体的未来该如何走?摸索吧,谁知道呢,但内容要保证。和传统媒体比,还欠缺什么?人力、物力、财力吧,当然还有广告主的认知度和商业模式需要培养。――吴澍(科技博客从业者)

  创办科技新媒体这个平台,就要始终把握和努力展现它的这三个特征。所谓入行门槛低,拉上几个人、几台机器,就可以开工的判断,只能是玩票,死不足惜。个人以为,须从技术,内容,人脉和视角四个方面着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大代价,大气力。很多人对做内容,做博客的网站十分宽容。速度慢一点无所谓,用起来不方便也没关系。殊不知技术才是科技新媒体的兴奋点。完美的内容展现形式,强大的个人用户功能,丰富的交互及沟通通道是做好平台的强大支撑。上佳的用户体验是生存的大前提。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写专业的内容。传统媒体相比科技新媒体,在对行业资讯的筛选判断相对薄弱,对热点的把握相对迟缓。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与垂直科技媒体相比,缺乏对行业专精的分析,个性报道及丰富互动。个性化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用怎样的视角切入,办成何种特色的媒体,用户是否买单,十分考验科技媒体的创办者。 当前的主流科技媒体,或声称专注创业,产品,或声称专注商业及评论,实际往往对稿件来者不拒,唯恐不能覆盖科技的方方面面。有高度和特色的视角,一力降十会,好过于各种取巧。――任铮(钛媒体博客作者)

  目前国内的科技博客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整个媒体圈都还有很多空间。科技博客百花齐放当然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至于最后的结局如何,这个完全不用去考虑,没有那些团购的探索,我们又怎么知道现在的团购是否可行呢?只要自己能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我想都值得去探索,我没有传统媒体的从业经验,因此对于两者的关系没有具体的看法,但我始终相信,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是有价值的。――JohnTian(科技博客36氪作者)

  科技媒体如何能更好的发展?个人观点:有自己的的读者群。现在很多科技媒体一网打尽,什么科技类的新闻都报道(从大公司,到刚刚新起的概念;从很专业的产品分析,到给门外汉看的八卦),也许最后确实会有几个什么都做的科技媒体活到最后,但要和一般的科技媒体区分开来,科技媒体需要对自己的媒体的目标读者群进行细分。除了以上提到的对目标读者群的细分以外,还有自己的观点和第一手的信息。很多现有的科技媒体只是在进行一个简单的翻译业务,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内容,这一点,我目前为其写作的PingWest就做的的很好,很有自己的内容。诚然 ,翻译的内容也是有市场需要的,但难免千篇一律,也很难让读者有亲近感。第一手的信息:现在很多的消息还是被一些传统媒体(而不是专职的科技媒体)第一时间报道出来,如果一些专职科技媒体需要成为读者的一站式平台,那么必须有报道出来第一手消息的渠道。――丁立杰(PingWest作者、硅谷投资银行从业者)

  科技媒体大多模式同质式,内容同质。同质自然面临竞争。竞争自然会有一批先烈,优胜劣汰。科技媒体还需要建立技术壁垒,业务壁垒。技术壁垒就是业务运营模式要有一定技术含量,在结合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模式上并需有所创新。业务壁垒比如说内容独家或独特,针对某一特定细分领域,或加强与读者互动以加强粘性。在建媒体平台时若能为公司或企业输出某种服务,线上与线下结合。这样有可能建立一道护城河。与传统媒体比,感觉还欠缺特定的终端平台,就象报社对报纸,电视台对电视,门户对互联网,那么科技媒体对什么?未来的 Kindle 还是移动设备?目前还不明确。一旦拥有科技媒体特定终端,用户认同,科技媒体即建立自己品牌归属感。――李云辉(iDoNews资深作者、蓝郡咨询董事)

  1.我觉得科技媒体百花齐放是好事情,说明大家都看好这个领域,同时我也相信可能会有洗牌,会淘汰掉一些,但是这个还需要时间证明。2.未来的路,我觉得每个媒体都会有自己的定位,在追逐互联网的内容时,也会有差异化的、独家的内容,比如36氪关注互联网创业,关注创投圈,这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有行业洗牌的话,我相信在互联网创业这个领域,36氪还是很有机会的;对于新媒体的欠缺,我觉得还是文章的深度思考,科技媒体关注的内容太全了,所以导致很多内容都没有深入的理解,因此也缺乏一些深度的思考,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王镜宇(36氪编辑)

  堪忧派:

  科技博客的未来出路在什么地方?首先是盈利问题。目前,大多数的网站都还不盈利,而如新浪创世纪、腾讯科技等则有强大的公司做后援支撑;36氪目前通过相关展示广告能获得一些广告收入,通过开放日活动能获得一些赞助,但据媒体报道,这也仅仅只能持平收支。另外,有一点就是通过不断的创造聚焦点,吸引风投的注意。要获得收入,就要商业化运作,但对于个人而言,商业化也许过于困难。其次是内容问题。没有好的内容,那就只有等死了,光靠翻译国外的那点文章过日子,不会长久的,就像团购,两年下来,整个市场的商家团购都做了个遍,商家也不愿意再做团购,没了米,那只有逃荒。好内容的另外一点就是好观点和原创性,有的网站把科技做成软文,实在是成了一个科技广告大市场。再谈谈用户体验问题。互联网新媒体很强调用户体验,用户的喜好至高无上。如果网站几分钟都打不开,或者经常跌机、被服务器托管商掐线,更或者注册困难,交流互动困难,这些都会造成用户离之远去。――Ben(软果网编辑)

  科技博客已经存在好几年了,这期间虽然有大批的科技博客倒下,但依然有大批的科技博客起来,科技博客与团购相比其成本远远低于团购,甚至很多时候科技博客只有一个人运营,但依然能做的有声有色。科技博客的行业范围非常窄,非常小众,所以想要做大非常难,其次主要是盈利方面,能坚持存在5年以上的科技博客很少。――卢松松(知名IT独立博主)

  1、科技媒体只是表面上火,总体影响力和10年前没法比。2、科技媒体关注人群现在比较分散,难以聚合;并且总体而言,关注产品比关注产业的人群更广泛,现在大家都想做影响力,且商业化目的明确,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竞争力。――赵勇(iDoNews资深作者、《市长》杂志执行主编)

  科技博客目前这样兴盛的态势,跟当年2010年团购年很像,它们会不会也像团购一样,明年死一批呢?答案是肯定的。分析一下死法:1、内容差而死。阅读国外或者更高阶的资讯,门槛不像以前那么高了,是否是好的内容读者能够自行分辨,没有好的内容,或者非常容易被取代,那就只能等死了。2、成本高被拖死。好的内容当然需要好的团队打造,现在的好记者、好编辑可不便宜。创始人如果不计成本的补给团队,等到钱玩光了,就只有关门了。3、技术差而死。技术是新媒体的性感带,好的技术才能带来快感。Ping west要几分钟才能打开,虎嗅网注册常常比较比较困难,这都影响客户体验。4、商业化难而死。有的网站脸皮厚以发软文为生,有的胆大收保护费,Ping west天然具有硅谷的地理位置,光每年把国内的这帮创业者拉过去开会都能把自己养活。但如果想要正经营生的,你们想好要怎么活下去了吗?――chuhuyao(虎嗅网撰稿人)

  您正在阅读的是iDoNews业内人说:

  列位看官,如果您有关于“科技媒体是否将死”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请奔跑到新浪微博,私信@DoNews小欧 ,我们会不断对本文作出即时更新…

  (责任编辑:leonlee07)

  打印 分享 评论 分享到:

  分享 顶一下 (0)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580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