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建材房产 » 正文

许一力:反腐降房价是天大笑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0 13:08:56    评论:0
导读

  房价的高企令公众疯狂,估计全国八成以上的居民都认为房价仍然高的令人难以接受。近日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房地产价格必然走

  房价的高企令公众疯狂,估计全国八成以上的居民都认为房价仍然高的令人难以接受。近日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房地产价格必然走向下行,其原因竟在于国家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强。反腐可以降房价?这又是一个业内专家给出的哭笑不得的命题。

  不可否认,近期在反腐的问题上国内爆出诸多猛料“房叔”“房婶”“房爷”的纷纷亮相让民间有了一种“房价会随着贪官一同落马”的有趣的想法。但不怕扫了读者的兴,笔者研究房地产市场十数年,从房地产的发展格局来说,这无非又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以中国60万左右的干部来算,即使人均算上四五套房,即使全部任其流入二手房市场,又能增加多少供应?其供应量真的足够引发房价的下跌吗?答案完全是否定的。我只能说,部分官员的腐败现象,在国内确实存在,房地产的高利润之下,肯定也存在着权力寻租等诸多问题,但如果将房地产整个产业如此巨量的命题加之在腐败之上,似乎又有点矫枉过正的嫌疑。

  为了防止读者将网上曝光的极少数为官者名下的数十套房产拿来说事,我们不妨先来比较另外几个数据:08年至今,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分别是599万人、629万人、657万人、675万人和685万人,如果考虑毕业之后成家的购房需求,中国每年面临的新增住房需求总量也是巨大的。所谓的刚需并非空口无凭。

  而相比之下,公众对于反腐能够降房价的热情,恐怕只是出于对政府根治腐败的一种赞同感。

  有一项权威境外的研究机构统计,去年通过非法渠道流出中国的资金量是6000亿美元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是2011年7月统计的全国住宅总市值,当时的数据大约是91.5万亿元,三倍于去年的GDP数据。相比之下可想而知,非法流出的资金,即使全部是贪污所得,与房地产总量相比,仍然是沧海一粟。

  反腐降房价只是经年累月高企的房价压力之下,国人带有血腥味的自嘲罢了。从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的房地产产业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最为根本的还是在于过去几年,政府将房地产的属性变成了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以及税收的主要来源。

  早先有新闻说国内房地产70%左右的费用是流入政府腰包——这与公众所谓的腐败有本质区别,这是合法的税收——而诸多名目的税收之下,开发商所得到的利润只是巨大蛋糕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房地产的各种税收,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三成以上,应该说,这种合法的房地产经济,才是中国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

  在这次的行业暖冬到来之前,不少大中城市的房价在统计上确实是下降了。但降幅却并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高企的房地产经济之下,属于开发商的那部分利润,并没有多少可以下调的余地。开发商不可能赔本赚吆喝,自然房价也无法脱离高企的位置。

  于是,一场业界最严酷的调控过去之后,我们反而看到,201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创下历史新高,2012年以来,十城土地出让金在调控的压力下,尽管回落但仍然是逐月攀升。地产开发商也在优胜劣汰之下,被政府的调控人为地提高了“准入门槛”,反倒成为了当下各个地产巨头的有力保护。11月以来多地的地王重现,似乎是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明——房地产巨头看来从没在严冬中冻僵。

  土地惜售带来的房价难降,巨量空置房导致的房价虚高,地方财政依赖导致的擦边球频现。但回到房地产经济本身,和房地产对于税收的贡献上看,如果房价中70%的部分是“不可能降”的,那么抛开房地产商留着吃盒饭的盈利,调控的出路确实是不甚明朗。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房地产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财政的依赖性。政府对于地产经济的高度依赖,导致了房价的高企和房地产本身成为了高保值升值的“投资品”。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才衍生出了诸多以房地产作为销赃渠道的贪污腐败。公众需要看到其中的因果联系,如果仅仅认为,反腐便可以降房价,那真的是舍本逐末的笑话了。

  从中国未来的发展看,如何进一步摆脱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占比成为最紧迫的事情。早些时候社科院发布了2013年的《住房绿皮书》,其中显示,中国最近的一年,宏观经济受到房地产拖累较为严重,但同样的对于房地产经济的依赖程度也有所降低。应该说这是值得欣慰的一种趋势。中国经济脱离房地产扶持的过程,必然是艰难而痛苦的。但却不可讳疾忌医。经济转型期的来临客观上营造了摆脱地产经济的氛围,能否就此把握机会,就看政府的决心了。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587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