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京东的成长,在过程中,也感觉到了京东的发展和不足。鉴于2013年初的开端时间,整理了两条“如果我是刘强东,这一年我将会干的两件事”。而这两件事情的核心则是基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来分析的。
其一:开设“京东大学”
乍一看,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淘宝系的产物,在京东不实用,但是,我想首先表
明的态度是:他非但实用,且有必要。
原因一:实体大型商超连锁,真正实现盈利的不是自营,而是联营,而真正实现自营盈利的商超,一定都是小型商超,且大多为快消品为主。而这点,肯定是不符合京东“互联网商业地产”定位的,所以在未来,京东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必定为POP。
原因二:目前的品牌供应商,从整体运营情况来看,除纯互联网品牌外,绝大多数品牌商对于电子商务如何运营,且所需要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运营流程、服务体验,电商整体概念其实都非常模糊。且已他们目前的整体能力,很难做到能够配合京东,打一场日销售额过100亿的战役,所以,培养品牌商就如同培养管培生一样的重要。
核心目的:体现京东作为一个平台商对商家的服务、帮助,而带来的结果则是,提高商家的整体战斗力,为后续的各大战役贡献力量。
其二:2013年3C大战相马在赛马
同样表明观点:3C品类的价格战,在2013年肯定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原因不多讲,
大家心里都清楚。
战况分析:苏宁做3C起家,销售额全年约900亿;京东做3C起家,销售额全年约
60亿左右。表面看上去,差距约有十几倍之多,但是,900亿的销售核心不是苏宁易购一家做起来的,而是靠全国数百家连锁商超共同完成的,而京东,则不然。
战略核心:绕开苏宁900亿的大盘子,正面围剿苏宁易购网上与其实力匹配的小盘子。
战争策略:战争策略的核心在于价格,而价格的核心在于商品,而商品的核心则在于供应商。基于这三者的关系,笔者认为。
A、价格方面:无需盲从低价,而是根据具体数据的调查结果,采取先相马在赛马的策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B、商品策略:重点突破专供品类,这样,既不损害品牌价值,又可以做到独门独销,且在这块,可好好研究一下小米策略;
C、供应商策略:通过综合评估,每个品类树立起一个品牌标杆,运营供应商和运营用户,道理上其实都是一样。
结束语
其实,在过程中的思考还是很肤浅,只是通过外部观察及运营实操中的一些总结而已,以及作为一个品牌商,所期望看到的结果,当然,内容缺乏实际对京东内部数据依据,及对其整个公司2013战略的了解。
但是,企业无论大小,策略和目的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大企业,其实很小,因为起决定作用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几条线,而大,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牵扯的人多,推进过程缓慢!仅此而已!
最后,作为互联网企业,京东的整体实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如,物流;营销措施,如,番茄事件,都挺不错。但是,作为老二(电商整体销售份额)的京东,在业内不被当当、易购、国美、天猫等待见,确实不是啥好事,但他又是好事,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京东换取增量的最好机会。
内容来源于:http://www.intmoney.net/post/woshiliuqiangdong.html
(责任编辑:leonle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