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渠道商圈 » 创业故事 » 正文

王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网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5 08:36:06    评论:0
导读

  独家供稿:移动Labs  一、互联网时代的后浪推前浪  随着各类新业务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带给大家一系列全新的体验的同时

  独家供稿:移动Labs

  一、互联网时代的“后浪推前浪”

  随着各类新业务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带给大家一系列全新的体验的同时,互联网时代也在悄然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转变。在互联网不断向“共享、开放、个性化”进行转变的同时,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字面纸张之上,更是深入广大互联网用户的的行为习惯和内心深处。变化最为深刻的就是有一些我们曾经上过,或者是非常中意的网站或者销声匿迹,或者沦为二流,三流的网站,用户量和流量极度萎缩,前景堪忧。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新型的网站不断涌现,进入我们的生活。

  从时代转变的角度来说,从这些“消失”的网站上更看到互联网时代的演进过程以及互联网时代残酷的竞争,因此,让我们盘点下那些消失的网站,更为深刻的体验互联网时代的“长江后浪推前浪”。

  二、时代转型中那些消失的网站们

  移动互联网比互联网时代更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开放”和“便携”,在此基础上,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更好的满足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关注热点,才能更好的取得发展。纵观那些没落的传统网站,大多是因为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的过程中没有完全适应转变,而沦为了时代的“弃儿”,非常可惜。

  忽略用户关注点,过分的发展单一的业务是移动互联网的“大忌”,最为明显的就是ChinaRen网站。在10年之前,互联网在中国获得极大提升和应用之时,ChinaRen网站的同学录不仅是最为著名的校友录网站,它本身更是最被广大网民所熟知和应用的门户网站之一。经典的界面,个性化的服务,精美的校友录服务以及“ChinaRen年轻人的门户”的宣传口号等都深入人心。然而如今,ChinaRen早已归入Sohu旗下,版面和样式都已经完全改变,网站浏览量和受众也都今非昔比,那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网站只活在大家的回忆之中。究其原因,ChinaRen过分的依赖于“校友录”这个发展模式,仅仅维系在简单的校友录的功能制作方面,缺乏对于用户关注点的研究是造成“苦果”的原因。在更为“开放”的互联网时代,校友录这个功能没有把握用户的关注方向,没有快速的向以SNS社交网站进行转型,造成了ChinaRen的没落。

  在互联网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没有“亮点”就很难有立足之本。在这些消失的网站大军中,还有一类非常遗憾的网站,他们曾经是新型的业务网站的代表者,风靡一时,但是在新业务和应用又不断涌现的时候,他们又因为缺乏亮点,成为了“优胜劣汰”的牺牲品,eTang亿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借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查分唯一授权网站这个武器,亿唐成为了学生一族经常去的地方,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白领和教育工作者。然而好景不长,因为缺乏运营和其他亮点的支撑,火爆几年之后最终也难逃关门的命运,最后连域名也以几万美元拍卖终结。同样在10年前,263.net,雅虎中国等门户网站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他们大都偃旗息鼓,无迹可寻了。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政府的政策改变、行业管制、新型业务诞生等大环境的改变很容易造就互联网网站的起起伏伏。如果不能适应这些政策上的改进,就会面临被动的境地,纵观互联网快速发展的10年里,TOM在线就是个明显的例子。10年前,TOM在线作为一个无线互联网公司,提供多媒体增值产品及服务,业务范围覆盖了包括短信、彩信,WAP,无线音讯互动服务(IVR),内容频道,搜索,分类信息,免费及付费电邮服务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2004年,当短信、彩信等无线增值服务成为热门,TOM在线及时分拆上市,短期内吸纳了大量资金,网站规模急剧扩大。此时,TOM在线是中国唯一一家在无线互联网服务各领域都名列三甲的门户网站,然而从2005年开始,信息产业部开始对无线增值服务商进行整顿,SP业务步入寒冬。TOM在线的业务量严重萎缩,并黯然退市,用户量和流量也是大打折扣,让人不禁感慨时过境迁。

  互联网的极大发展,“用户受众”已经成为争夺的一大资源,同时,残酷的竞争加剧诞生了一些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垄断的寡头。这些寡头携着其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以及不可挑战的“用户群体”,占据着业务发展的话语权。他们在互联网各个领域内开疆拓土,攻城略地,直接导致了一些同类的小型网站的偃旗息鼓,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游戏在线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这个曾经的国内著名游戏平台,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休闲小游戏、棋牌游戏平台,巅峰时期,游戏用户数占据了总体同类游戏用户的70%以上。但是随着具有巨大“用户群体”的腾讯进军小游戏产业,中国游戏在线元气大伤,用户量严重萎缩,基本上沦落到在线游戏的“第二军团”,特别是寝室多人一起在中国游戏在线厮杀,已经成为了大家的永远回忆了。

  互联网时代的变迁,造就了一些新兴网站的同时,必然对其他的网站产生冲击,在此基础上,只有不断创新,突出亮点,做好体验,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这些新兴的快速崛起的网站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不断顺应形势,才能够在互联网的快速洗牌中利于不败之地。

  三、从互联网“江湖”看那些消失的网站

  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身造就了一些传奇网站的飞黄腾达,也导致了一些网站的黯然神伤。互联网犹如一个充满“杀机”和“转机”的江湖,下面我们截取门户网站、SNS社交网站、博客网站等,从互联网的“江湖”来看那些传统类型的网站的现状,体验下网站们的悲喜交加。

  首先,互联网门户网站继续向“多元化”和“特色化”转变,强调多元化的应用和推广以及精细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更多的集成便携式的功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处于门户网站第一阶段的“四大天王”新浪,腾讯,网易,搜狐都深谙此道,并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新浪时刻把握热点内容,以新闻版块的全面细致为特色,做好用户体验,继续充当门户网站的第一把交椅。腾讯网站后来居上,借助广泛的QQ用户受众,以新闻弹窗和游戏关联的便携作为特色,广泛开展门户网络推广。搜狐借助丰富的娱乐咨询内容和汽车,房产等几大热门模块的热度,提升门户网站的关注度。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网易已经加快转型步伐,抓住游戏这个盈利点,开始弱门户化,广泛发展门户对于游戏的支撑作用,实现有特色的转型。

  在SNS社交网站方面,中国的社交网络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如何更好的带动“关系效应”,推动社交网络的可实施化,增强用户之间的粘性是网站发展的当务之急。以人人网和开心网为例,在经历了2008和2009两年的火爆之后,用户在网站的停留时间整体上趋于减少。主要是因为SNS网站目前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以及更加便携式的微博的兴起,严重打压了国内社交网站的用户关注度。因此,SNS社交网站面临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只有凸显自身的特殊价值,才能留住用户,在竞争中不至于淘汰出局;另一方面,社交网站的广泛的“关系网”如何创造价值,把广告和有效营销进行融合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前段时间,曾经大肆宣传“圈子生活”的社交网站360圈走到了尽头,另外一个社交网站蚂蚁网面临关闭,单纯依靠模仿并非没有出路,必须有强有力的营销手段才可以生存下来,这些给那些竞争中的SNS社交网站敲响了警钟。

  博客网站方面,受到微博等新业务的冲击是不得回避的一个话题,传统的博客网站都开始经历寒冬,怎样才能寻找博客的“春天”是所有的博客网站要“思考的人生”。作为国内博客网站的先行者,中国博客网面临裁员甚至关闭的消息,成为IT领域的一个热点新闻。中国博客网目前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博客站点的群体性困局,由于博客产品自身局限性,在功能上过于单一,除了给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发表声音的平台,没有其他更能吸附网民的应用,不可避免的在商业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包括新浪等在内的门户尝试把博客站点作为聚集人气的平台,借助广告实现规模收入作为演进和发展方向,进展不容乐观。从整体行业来看,随着微博等替代性产品的出现,博客网站如同过气明星,广大的专一性博客网站面临着洗牌的命运。眼看着SNS社交网站抢了风头,从资本的宠儿变成弃儿,也只能徒唤奈何。

  四、小结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我们熟悉的网站的销声匿迹或者是季度萎缩虽然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更多新型的网站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个就是互联网的吸引人之处。在互联网江湖,就如同大浪淘沙一样,越来越多的网站变迁改变着我们的欣赏习惯,改变着我们的互联网生活。

  本博文发表在移动Labs的文链是: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73725/193122

  【相关博文】

  移动运营商的“应用场景化”转型之路

  浅谈移动互联网的目标用户

  【精彩推荐】

  5英寸是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大赛的终结吗?

  Xbox 新技术,让房间变成“全息甲板”

  iPhone快捷键组合用法

  2013移动医疗如何发展

  有压力?有情绪?来试试自我治愈的方法

  【移动Labs威客专家精选(2013年第一期):TMT大盛专题 】:

  数据流量的开关对彩信的接收有影响吗?

  WIFI+cellular是什么意思?与WiFi有什么区别?

  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责任编辑:leonlee07)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627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