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处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之一。确保有效的沟通是企业内部沟通管理的核心目标。
目前,在我国的民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沟通形式僵化。开会、讲话、作报告是中国企业内最常见的沟通形式,其中比较特殊的沟通形式就是撰写报告或下发文件,这两者实际上是书面沟通的方式。但在管理中,员工因为沟通形式僵化的原因,使得沟通的效率低下表现为在沟通上消耗了大量时间而传递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有效。二是信息含糊或混乱。信息含糊主要是指信息发送者没有准确地表达清楚所要传递的信息,以至于接受者难以理解。例如令出多门,朝令夕改,造成信息的接受者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三是情感表达的含蓄性。中国社会文化习俗决定了大多数个体情感表达方式的含蓄性。由于很难将感情和情绪直率地表现出来,所以加大了人际间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误解的可能性。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者的“面子问题”。“面子”使管理者背负着很多压力。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将“面子”作为一个约束条件后,则将会出现“面子”与组织的绩效效率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从而使管理者陷入困境。出于“面子”的目标或偏好的考虑,可能不能够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因事设职,因人设职。为了“面子”有些应该沟通的不能有效沟通,该上传的不能上传,该下达的不能下达,使得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最终使得企业管理活动效率低下,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不能得到保证。
对此,要提高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企业内部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有效沟通,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沟通必须目的明确。在沟通之前,应考虑好自己将要表达的意图,抓住中心思想。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双方都理解的用语和示意动作,并恰当地运用语气和表达方式,措词不仅要清晰、明确,还要注意情感上的细微差别,力求准确,使对方能有效接收所传递的信息。同时,要对所传递信息的背景、依据、理由等作出适当的解释,使对方对信息有明确、全面的了解。
二、沟通要选择有利的时机,采取适宜的方式。沟通效果不仅取决于信息的内容,还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沟通的环境因素很多,如组织氛围、沟通双方的关系、社会风气和习惯做法等。在不同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抓住最有利的沟通时机。时机不成熟不要仓促行事;贻误时机,会使某些信息失去意义;沟通者应对环境和事态变化非常敏感。
三、沟通要增强下级对管理者的信任度。下级对管理者是否信任,程度如何,对于改善沟通有很重要的作用。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是通过独特的“信任”和“不信任”的“过滤器”进行的。这个过滤器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信任,完全真实的信息可能变成不可接受的,而不真实的信息倒可能变成可接受的。一般来说只有受到下级高度信任的管理者发出的信息,才可能完全为下级所接受。这就要求管理者加强自我修养,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事业心,以及丰富的知识和真诚的品格。
四、沟通要讲究“听”的艺术。作为一名管理者在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应该主动听取意见,善于聆听,只有善于听取信息才能成为有洞察力的管理者。这就是说,管理者不仅要倾听,还要听懂对方的意思。因此,在听对方讲话时要专心致志,不要心不在焉;其次,不要心存成见,也不要打断对方讲话,急于作出评价,或者表现出不耐烦,这样会使对方不愿把沟通进行下去;最后,要善解人意,体会对方的情感变化和言外之意,做到心领神会。
(责任编辑:leonle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