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没有做自制和品牌,我们现在也会是千千万万小卖家中的一个”,何说,现在,赤裸裸的竞争才刚开始。
淘宝是马云麾下的电商帝国,也是三百万C2C卖家的高速孵化器。03年诞生至今的8年里,它拦截了易趣的中国之路,屏蔽了百度的蜘蛛爬虫搜索,挤压了腾讯拍拍等本土竞争者的生存空间。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云两度承诺的“三年免费”策略。由此吸引而来的数量庞大的中小卖家被称为“小蚁雄兵”,他们为淘宝帝国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包括广告、交易佣金和增值服务。而最终能浮出水面实现企业化运作的“大C”并不多,何境晶的“眼袋自制”就在其中。
08至09年是淘宝最大的红利期。那时候崛起的卖家是有好产品,两年前的是有产品有团队,而一年前做得好的是有产品有团队有资本。“每一年的进入门槛都在变高,条件越来越苛刻”,幸运的是,在何境晶投身其中那会,淘金期伊始。
08年初,淘宝网的架构还非常简单,远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的排序功能和货品陈列,何将之称为“蛮荒时代”。他的女友偶尔在上面卖一些二手闲置用品,学服装 设计出身的他有自己的全职工作。直到有天一个韩国朋友托他消化一批库存,他们才开始考虑“量”的概念。“我偶尔在午休时去四季青进点货,晚上我们通宵拍 照。第二天我再去上班。”
“那时候的东西都很便宜,每件也就赚一两块。但信用评价非常重要,我们每个月可以升一个钻。”他第一次不得不请假回家帮忙写货单是在他们的小店参加了一个卫衣主题活动当天,“一下子卖了三百多件。那时候的活动很有限,但很有效。”
当日销售额达到3000的时候,他们搬到了新的地方,因为原来的小房间已经堆不下那么多货。
这样一人全职另一人帮忙的小店模式持续到了09年6月,直到两个人都认为难以负荷。“我辞掉了工作,找到了一家工作室,共有105平方。我把它隔成了两层,有个40平左右的小仓库。”那时候只有我一个人负责设计,我每周去看面料,出1-2个款。然后坐公交车去找工厂,因为下单只有30-50件,所以最后只有一家答应给我们做。这就是最初的‘眼袋自制’产品,卖得很好。
此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他们火速招了三个员工,专门负责客服部分。对何来说,他的小店正式迈入了“铁器时代”,是时候运用一些简单的营销工具了。“但刚开始不懂,玩不好。”
他的确栽过两次。一次是在2010年初,他的店花了十万多块赞助了一次淘女郎活动,但没有带来任何回报。事后他才明白,这一类营销更适合急需做品牌输出 的店家,而他的店当时还没到那一步。另一个是在月刊《淘宝天下》上作介绍,一年十五万,每期一页。因为《淘》的发行渠道和受众都有限,这次投入也没有为他 导入明显的销售增长。“所以后来就变成了想做(营销),又怕做。”(责任编辑:leonle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