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作为提振外贸出口、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努力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交易风险。据统计,2012年工行共发放国际贸易融资逾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33%,当年发生额和余额市场占比均居国内同业首位,有力地支持了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
据介绍,工行根据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和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积极推广本外币、内外贸系列产品组合和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综合化贸易融资产品及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工行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以进口开证、进口押汇、福费廷、出口保理、订单融资、出口发票融资等国际融资系列产品作为主打产品,推出了集结算、融资、理财等功能为一体的自由组合“服务超市”模式,为客户提供覆盖国际贸易全程并延伸至国内贸易的结算、融资、理财和风险管理等综合型服务。同时,工行充分发挥内外联动优势,依托领先的科技平台和海外经营网络,为国际化客户量身订制特色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有效降低资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减少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贸易融资服务水平,工行还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促进外贸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不断创新出口金融服务。2012年8月1日,工行成功办理了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新政正式实施后的首单进口付汇及出口收汇业务,这也是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新政实施后全国办理的第一笔进出口外汇结算业务。与此前相比,企业在工行办理货物单笔出口收汇业务较以往节省了73%的时间,单笔进口付汇业务则较以往节省了64%的时间,办理手续更加简便,显著提高了进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
在创新出口金融服务的同时,工行尤其注重为中小微型外贸企业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融资支持。根据这类企业净资产少、负债率高,但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的特点,该行制订了以销售收入、经营现金流为核心的外贸型企业授信办法。同时,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需求短、频、急的特点,该行优化了评级、授信、押品评估及审批等业务流程,提高了对客户融资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比如工行在调研中发现,大量的外贸小企业主要以赊销方式与国外进口商进行结算,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海外进口商信用状况的波动为企业是否能及时收回货款带来了不确定性。为满足企业的资金融通需求,工行推出了买断型出口双保理业务,即工行作为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共同为其提供包括出口贸易融资、进口商资信调查及评估、销售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管理及追收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些服务不但帮助小企业解决了货物装运后产生的资金缺口,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而且使企业以现金收入提前实现应收帐款回笼,改善了资金流。不仅如此,小企业还可提前办理结汇及出口核销退税手续,有效锁定了汇率风险,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目前,工行已经建立起了分布均衡、结构优化、运作高效、辐射全球的境内外贸易融资服务网络。在境内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工行从服务水平、业务能力、产品创新、客户拓展等多方面着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起了一批实力强劲的贸易融资骨干机构,以点带面地促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工行还积极适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承接国际产业、沿海产业转移的新情况,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贸易融资支持力度,在这些地区的国际贸易融资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促进了我国外贸区域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全球服务网络构建方面,工行通过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建立自己的多币种清算网络,来帮助企业降低汇兑等财务成本。目前,工行已建立起包括纽约美元清算中心、法兰克福欧元清算中心、东京日元清算中心等全球主要币种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清算体系,改变了过去企业境外资金往来必须先通过境外外资银行、再绕道到国内银行的状况,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节约了企业结算成本。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