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 » 正文

石化行业产能过剩致效益下滑情况探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10:37:43    评论:0
导读

与其它行业相比,眼下石油化工行业的日子尽管好过一些,但就发展而言,其经济运行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在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

与其它行业相比,眼下石油化工行业的日子尽管好过一些,但就发展而言,其经济运行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在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石油化工行业终究也难逃整体效益下滑的困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部副主任祝窻在中国矿业联合会1月28日举行的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研讨会上称,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

   

      这一观点正击中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要害。长期满足于在“低端产品”中得过且过、用总产值来美化整体业绩的时代,看来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尽管对2013年整体经济形势业内不乏悲观的论调,但祝窻依然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他预计,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但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下半年将“稳中趋好”。

   

      企稳回升已成态势

   

      “2012年,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祝窻介绍说,2012年前7个月,行业总产值增速持续回落,7月份创新低,仅为4.2%,8月份以后逐月加快,11月份同比增幅达16.1%,比9月、10月分别提高4.2和2.3个百分点。2012年1月~11月份,全行业总产值达到1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预计,2012年全年实现总产值约1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季度看,2012年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15%。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油气生产在克服渤海湾原油减产的不利条件下,产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1月~11月份,原油产量1.90亿吨,同比增长1.8%;天然气产量96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原油加工量4.25亿吨,增长3.2%;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20.4万吨和686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7%、13.4%,农化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对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预计,2012年全年原油产量约2.07亿吨,同比增长1.8%;天然气产量约10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1月~11月份,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石油开采业7.3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到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9.8%,比2011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比2011年同期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全钢子午胎产量超过7000万条,子午化率达到87.4%,比2011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2.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更趋协调。2012年1月~11月份,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2%、11.4%、14.5%。其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宁夏、广西、西藏和云南产值增速分别达63.2%、31.1%、22.9%和20.3%。从投资看,中西部地区占比继续保持领先,2012年前11个月达51.5%,与2011年同期持平。

  

       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2012年1月~11月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55亿元,同比增长26.0%,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3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全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约1.8万亿元,同比增长27%。”祝窻认为,从表观看,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2012年前11个月,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7.5%,其中其它合成材料增幅高达261.1%;有机化学原料增长58.8%,其它基疮学原料增幅57.5%,均远高于化工行业30.2%的投资平均增幅。2012年1月~11月份,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0.8%,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0.6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增速加快。2012年前11个月,在石化行业,民营投资增幅达48.1%,比重为26.2%,较2011年同期提高约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从2012年来的石油化工行业价格走势看,涨势总体上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2012年四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降幅仍较大。”祝窻说。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2012年1月~11月份,除烧碱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5.4%、14.5%和11.7%。聚氯乙烯、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9.1%和2.4%;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5%、23.4%和18.0%;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2%、20.8%和17.5%。

   

      祝窻称,从全行业整体来看,2012年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基本持平。据海关部门统计,2012年1月~11月份,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80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6%。其中,进口总额4231.3亿美元,增长7.1%;出口总额1573.4亿美元,增长0.4%;累计逆差2658.0亿美元,同比扩大11.6%。预计,2012年行业对外贸易总额约6400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出口额约1735亿美元,增长0.7%。

   

      油气、化学矿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2012年1月~11月份,我国进口原油2.47亿吨,同比增长7.3%,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6.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2596.2万吨,同比增长29.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25.7%,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进口化学矿1127.6万吨,同比增长14.4%。

   

      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2012年1月~11月份,我国橡胶制品出口金额395.5亿美元,同比增长6.9%,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5.1%。2012年前11个月,化肥出口1569.4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7.7%。


   

       产能过剩致效益下滑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是增速下滑,特别是经济效益降幅很大。”祝窻认为,这既有来自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也有行业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和管理不到位的深层原因。

   

      首先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2012年以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2012年,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

   

       到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实物量分别达到6730万吨和713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行业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中的烧碱新增产能420万吨,总产能突破3800万吨,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新增产能3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36万吨/年,装置利用率约60%;纯碱行业新增产能190万吨,2013年还将增产能340万吨;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2012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祝窻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是还在继续扩张,甚至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例如,聚氨酯行业2011年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270万吨,装置利用率只有63%;有机硅单体装置利用率只有55%。

   

      其次是效益下降幅度较大。2012年1月~10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6204.1亿元,同比下降8.2%,而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则是增长0.5%。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2.3%;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出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3.1%;预计,2012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500亿元,同比下降6%。

   

      其中,2012年,炼油业亏损182.1亿元,已连续15个月累计亏损;合成纤维单体制造业亏损19.7亿元,而2011年同期盈利112.5亿元;基疮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30.7%;磷肥行业下降26.3%;合成树脂制造业下降23.8%;合成橡胶制造业下降8.2%;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下降11.7%。

   

       2月25日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喜忧参半。欧洲方面,围绕意大利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令市场对意大利经济改革前景抱有疑虑,使得欧元走低,并推动美元走高,促使一些投资者将资金撤离石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WTI微跌,而布伦特则小幅上涨。


  

       一、国际原油收市综述:

   

       一NYMEX4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0.02美元,至每桶93.11美元。

   

      二ICE4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涨0.34美元,至每桶114.44美元。

   

      当天全球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全都集中在欧元区国家意大利大选这一关键事件上。此前,在投资者情绪乐观,认为支持改革的新政府将能够组建完毕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一度受提振走高。然而,投票结束后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反对改革的前总理贝卢斯科尼SilvioBerlusconi所在的中右翼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取得微弱领先优势,这或将引发政治的不稳定性。因而,美元走高,而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全线承压,原油也回吐了日内早些时候的涨幅。中国方面,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情况喜忧参半。中国1月份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7.4%,但汇丰HSBC中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却降至略高于50的水平。美国方面,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ChicagoFed周一公布,受美国工业生产下滑影响,1月份全国活动指数由去年12月份的0.25降至-0.32。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DallasFed公布,2月份得克萨斯州地区制造业活动勉强实现扩张,辖区内整体商业活动指数从1月份的5.5降至2.2。平淡的经济数据推动美国股市走弱,令油价承压。综合而言,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共同影响,国际油价在大幅波动后涨跌互现。

   

       二、基本面消息:

   

      1.意大利统计局Istat公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2月Istat消费者信心指数自84.7上升至86.0,远好于84.8的市场预期。

   

     2.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公布了最新的经济预期,下修其对欧元区的经济展望,并预计欧元区2013年仍将深陷衰退,因银行业贷款疲软,失业率位于历史高位,影响经济复苏。

   

      3.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DallasFed公布,2月份得克萨斯州地区制造业活动勉强实现扩张,辖区内整体商业活动指数从1月份的5.5降至2.2。

 

      4.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进口原油2515万吨,相当于日均进口原油595万桶,同比增长7.4%。当月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同比下降36.9%。2012年全年进口的伊朗原油较2011年下降21.0%。

   

      5.汇丰银行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1月的52.3下降至50.4,为4个月以来最低。当月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50.9,同样降至4个月最低。


   

       三、后市展望:

   

      PVMbrokerage分析师DavidHufton称,“美国最新的就业数据、制造业数据,以及通胀水平都暗示美联储近期不会改变政策。”此外,有分析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可能被连续六周增长。后市油价将在伯南克的发言中觅得去向。上周美联储1月份会议纪要显示,一些美联储官员正在考虑减缓货币刺激政策。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星期二美东时间上午10时左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听证会上的发言,从中寻求美联储是否继续强力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迹象。

   

      2月24日晚间,在中国农历元宵节的烟花爆竹中,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自2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折算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0.22元和0.25元。

   

      这是2013年以来成品油价首次上调。此次调整后,国内多个城市汽油价格重回“8元时代”。

   

       同日,台湾中油公司宣布,自2月25日凌晨零时起调降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公升各新台币0.4元、0.3元。

   

       另外,国内油价本次上调与国际油价下行的轨迹并不一致。

   

      从2月中旬开始,国内油价挂钩的布伦特、迪拜、辛塔三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步入下行区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从119美元/桶下降至114美元/桶左右;WTI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原油期货价格从98美元/桶下降至93美元/桶左右。

   

      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是:“虽然近两日价格有所回落,但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4%,达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边界条件。”

   

      显然,按照现行成品油调价规则,国内油价走向与国际油价轨迹相悖。但对炼油企业形成重大利好,卓创资讯报告预计,调价后两大石油行情专区企业炼油利润将明显提升150元/吨左右。

   

       国内油价涨跌与国际形势相反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1年4月7日,国内上调汽油500元/吨、柴油400元/吨,但随后国内成品油调整挂靠的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下行。2011年10月9日,国内再次下调汽柴油每吨300元。

   

     从历次调价情况看,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具有明显滞后性,改革完善定价机制也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反复提出。

   

     我国从2008年底起,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2009年5月8日,“22天+4%”的价格机制开始执行。从改革开始至今,国内成品油价格共经过24次升降。

   

     目前,这一定价机制实施将近四年,根据业内专家评估,机制运行总体顺畅,其自身缺陷也显现出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周期太长且波动幅度限定较为严格,使得价格难以贴近市场行情。由于调价之后,放大市场预期,加重投机行为,导致市场供需紊乱,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除此之外,现行机制定价方法比较复杂,消费者不易理解;并存在快涨慢跌、涨多降少现象。

   

      一位接近发改委专家透露,发改委此前已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方案,并上报。调整思路是: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便于生产经营企业、消费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693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