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 » 正文

产能问题依旧突出 化肥行业进入变革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07 12:50:33    评论:0
导读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经常挂在农民嘴边的一句话。化肥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有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经常挂在农民嘴边的一句话。化肥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有专家分析表示,化肥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然而这位“大功臣”的市场行情却已连续低迷了4年。

  以氮肥为例,2014年,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616.7亿元,比上年下降6.2%;行业亏损56.6亿元,2013年行业盈利59.2亿元;亏损企业156家,增加23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29.6亿元,增长106.7%;行业亏损面达到47.1%。由此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化肥行业异常艰难。2015年行业能否走出低谷,是化肥企业切实关心的问题,而政策层面的影响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在此前召开的2015年硫及化肥市场研讨会上,行业脱困成了焦点话题。

  6月27日,由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正式发布,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周长益到会做主题发言,就当前我国肥料行业发展情况与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解读。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肥料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我国肥料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化肥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下降,行业利润偏低,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化肥总产能已达到13167万吨,化肥产量达到8011.73万吨,而我国化肥需求量仅为6610万吨,生产过剩量在1401.73万吨,过剩产能近一半。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化肥生产国,除氯化钾外,主要化肥品种均已进入过剩状态。同时,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利润趋于平均化。化肥生产企业对于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议价能力逐步丧失,高品位磷矿资源也是日益枯竭,保障能力减弱,采选成本呈攀升态势。另外,钾肥对外依存度虽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做为补充;硫资源仍然需要大量进口,而价格主要由国际市场决定。

  化肥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市场控制力较弱。数据显示,目前的化肥行业,尽管单个企业规模有所增长,但与十年前我国的磷复肥产业相比,产业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这就导致行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变弱。

  另外,农化服务投入少水平低和环保压力持续增大等因素也困扰着中国化肥行业。

  鲁西化肥集团运营管理主任王付伦指出,目前化肥行业享受的免征增值税以及优惠气价、电价、运价等优惠政策不断调整,优惠大幅减少,预计2015年还会有一定幅度的调整。这将导致化肥生产和流通成本大幅提高。随着关税、淡储政策的调整完善,政府将逐渐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化肥市场将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化肥行业要想实现突围,“十三五”规划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目前化肥市场现有的纰漏与缺陷较多,产能过剩严重。‘十三五’编制期间,各层次会议频繁,多围绕现有产能的转型升级、兼并共赢以及新型肥料的入市标准;这将助推市场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也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宇资讯化肥分析师李金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由此可以看出,去产能化是化肥行业必须首先面对的和突破的问题。去产能化,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也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高永峰认为,应迫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主线,发展能增加肥效的相关肥料品种,例如,微生物肥、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产能过剩停留在传统大化肥的层面,而科技含量高的高效肥料、专用肥、水溶肥却是短缺的。氮、磷、钾传统大化肥会成为新型肥料的原料产品,将提高肥料附加值和利用率,这既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传统产能过剩的一种方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认为,未来化肥产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与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我国肥料产业应实施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战略。

  环保承压新型肥料受关注

  当前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而2012~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比2009~2011年增长9.2%。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虽然我国粮食有着“十一连增”的纪录,但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却同步增长,“十一连增”的背后是肥料和农药的力量。而随着民众对于环境问题和土壤循环利用认知的逐步提高,改变了过去一味依靠施用大量化肥而保证产量的观念。因此,对于化肥行业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化肥种类不早再受宠,新型化肥应运而生。

  新型肥料主要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剂等,其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等优点,未来将进一步向着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有专家表示,新型化肥受农业从业人员欢迎,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同时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粮食安全依旧是重中之重。粮食安全与良种推广和优质化肥密不可分。而当前我国化肥市场质量差参不齐,品牌杂乱突出。有业内人士表示,高科技新型化肥的使用,不仅是中央顶层设计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净化化肥市场的保障。

  “近些年来,国家已经将很多高科技新型肥料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并以示范形式推广到全国多个省份,基本覆盖了中国粮食主产区以及主要的农作物产品。未来国家可能还会加大对高效环保肥料的推广力度,这也是新型肥料发展的机遇。对化肥企业来说,应利用好当前产能过剩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把握好国家的政策导向,增强自身竞争力”。杨凌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习家辉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由于新型肥料对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及可现代化集约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信部正在制订和发布化肥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措施之一就是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如硝基复合肥、硝酸铵,水溶肥,液体肥等。

  转型升级成为趋势

  从目前来看,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草案)》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化肥市场化进展仍不尽如人意。

  李金梅指出,当前享受优惠政策较多的主要是以前的一些老化肥企业,新的化肥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要少得多,这在化肥行业内形成了不平衡。新企业拥有先进技术,本应在竞争中占优,但由于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同,却不一定竞争得过那些虽无技术优势却有“政策优势”的老企业,这也直接造成了行业内部不平衡。

  面对化肥行业的种种问题,转型升级已是刻不容缓。专家指出,化肥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指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效率。其中,改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提升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效率主要表现为提高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业,要做到产业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中国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还要与国家经济转型相适应。

  此外,目前农资行业普遍存在供应严重过剩、中间渠道多而成本高、系统农技服务缺失、行业高度分散等问题。当农资遇上互联网,这种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的环节将被互联网取代,未来农资流通一定会走上电商平台。

  “随着农资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农资经销商陷入困境,这也就促使农资商和农户之间关系的改变。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一些化肥企业纷纷进军电商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宇资讯分析师丁秀娜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丁秀娜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新的化肥发展模式,“智能化肥微工厂”。据了解,“智能化肥微工厂”的设备是由小型配肥机械与电脑两部分组成的。电脑里安装了开发的配肥管理系统,以此操控小型配肥机,农户可根据需要现场配肥。农户在配肥的时候,可根据土壤情况补充所需微量元素,在施肥的同时也对土壤进行修复,有效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分析人士认为,善于利用“互联网+”,形成农资流通新模式。中国化肥行业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项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指引下,化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云农场、田田圈等也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化肥的销售模式,化肥行业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记者调查了解中发现,国内不少化肥龙头企业已开始在销售、运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实现了突破。云南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许定国指出,我们大多化肥企业太依赖资源价值本身,亟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创新销售模式、运营模式和资本模式,提升农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沈云昌预测,未来农资电商格局将呈现电商寡头化、服务远程化、行业细分化和仓储集中化四大趋势。面对农资终端的不断下沉,如果现有经销商能将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和平台服务整合一体化,将在电商时代脱颖而出。目前,已陆续有企业、农资公司等开发、推广电商,预计后期农资电商将与时俱进更加普遍化和实用化。

  现在,已经有很多化肥企业在终端客户竞争层面下功夫,砍掉了不少中间代理商。正是随着销售重心的下移,使得化肥销售必须重视终端客户,只有通过农化服务、进村促销、专家下乡讲课等各种“接地气”的宣传和促销方式,直接对农服务,抓住抓牢终端客户,才能真正坚实根基、稳固发展,抓住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而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后期我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推进,化肥用量将减少,化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紧跟市场的趋势,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化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814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