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医疗保健 » 正文

吴一龙:促进医药改革 让患者既“买得起”又“买得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5 10:39:50    评论:0
导读

北京3月15日电(宫晓倩)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针对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不断创新,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同时,患者还需面临药物费用高、治疗发生耐药时无法及时获得新药的情况。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将具有确切疗效的药品纳入医保,加速临床急需药品的审评审批,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至关重要。

   

 

  【中拓贸易商务资源网】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 

   北京3月15日电(宫晓倩)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针对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不断创新,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同时,患者还需面临药物费用高、治疗发生耐药时无法及时获得新药的情况。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将具有确切疗效的药品纳入医保,加速临床急需药品的审评审批,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至关重要。

  精准治疗 肺癌有望成为慢性病

  据了解,我国肺癌的发病情况严峻。五年前,预计年新发病例约60万。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的肺癌新发病例达到73万。“这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有很大的关系。”吴一龙表示,每天吸烟超过一包以及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为肺癌高危人群,可以通过定期的低剂量螺旋CT进行早期筛查。“临床研究证实,通过低剂量螺旋CT的早期筛查,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

  谈到肺癌的治疗。吴一龙表示,精准治疗使得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了显著的延长。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便是精准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过去十年,针对肺癌某个基因改变的靶向药物将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50%的病人能够生存的时间)从一年多提高至三年甚至更长,而近期,针对耐药机制而研发的靶向药物又进一步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疗效。”

  “我认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果一个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超过5年的话,那么未来肺癌可能会成为一种慢性病。”吴一龙表示。

  促进国家谈判 让医保覆盖有效的治疗

  虽然如此,但是对于患者来说靶向药物的费用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吴一龙计算道,“目前,靶向药物服用一个月需要费用约一万五左右。如果患者吃一年,费用将接近20万”。

  对此,目前一些制药企业会用慈善供药的模式减轻患者的用药费用。患者服用靶向药物几个月之后,可以通过向慈善机构申请来获得免费药物,但这并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针对“如何解决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昂贵,群众用不起药”的问题,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3月8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国家卫计委选取了5个涉及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治疗的药品作为谈判试点,这些试点药品都是价格比较贵的专利药、进口药。通过国家谈判,药价降幅可达50%以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介绍,专利药品谈判一旦取得成功,则考虑将其纳入相关药品报销目录,使药价得到降低。

  谈到靶向药物纳入医保,吴一龙建议,第一,应多听专家的意见,从细节、深层次设计,合理控制费用;第二,医保应覆盖疗效确切、民众急需的药物,让医保用到最实际最需要的地方去;第三,希望国家将更多的有效药都纳入国家谈判。

  急需的特殊药品需要快速审批引进

  据吴一龙介绍,2014年连续观察了100多名患者,其中约14%的患者是选择购买国外药品,其中一小部分患者会选择购买化学原料药粉服用。而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上升至31%。

  “单纯从这个数据来讲,应对燃眉之急,国家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对特殊药品的审评审批。”吴一龙表示。

  据国际经验,对于创新药物,多采用“宽进严出”的审批原则,一个新药只要临床前研究安全性没有大问题,很快便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但是其后企业必须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否则药品无法获批上市。吴一龙介绍说,近日美国FDA将一例针对肺癌耐药机制的靶向药物列入快速评审通道,从一期临床到批准上市,仅用了二年半多的时间。而另外一个药安全性有点问题,虽然是给予了快速通道,但最后没有批准上市。这就是“宽进严出”的结果。

  据悉,3月8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也谈到了国家会考虑对特殊药品,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快速审批。

  “老百姓急需的救命药物通过绿色通道来快速批准上市,这非常符合国际潮流,更符合患者的急切的治疗需求。”吴一龙表示。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832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