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之后,李书福就开始跟旁边的汽车界专家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专家问:“谈了多久?”李书福答:“10分钟。”专家频频点头说:“10分钟够了。”几乎所有的记者都立即知道了李书福和专家嘀咕的内容,好消息总是传得格外的快。3月4日,在全国“两会”的分组讨论会上,李书福向中央领导作了长达10分钟的吉利战略汇报。李书福得到的指示是:各方面都要积极支持像吉利这样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领导在会上特意强调: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似乎这是一个等待已久的胜利,受到接见的政协、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聚集着众多民企代表——华旗爱国者董事长冯军、温州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等等,他们都和李书福一样欢欣鼓舞。
“在中国商业界,李书福代表一种可能性。”与李较为熟悉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评价。李书福15年的奋斗和更多的民营企业一样一路拼搏呐喊过来。在太长的时间里,他们都有着艰难的历史和近乎一致的倔强性格。他们并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是否会就此平坦通畅。
敏感的胜利者
虽然一系列的好消息理应让李书福春风志满,但他仍然显得十分敏感。在记者发布会后的宴席上,李书福忽然提高了嗓门:“很多人问我,(吉利和沃尔沃)文化能否认同,合并后能否发展得好,能否赚钱?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止是一个概念。我相信我们考察的深度,调查的内容,动用的力量,我们有具体的、非常强劲的数据作支撑的调查报告。我们做了好几年了。”
据瑞典媒体3月10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控股集团将以约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福特旗下汽车品牌沃尔沃。随着交易的逐步深入,外界质疑李书福和吉利的声音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但是李书福仍然很在意这些似乎很正常的“不同的声音”。
事实上,回望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李书福和吉利看起来已经获得了“举国”支持。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新华社发表的《吉利汽车逆势上扬对汽车工业的启示》一文做出重要批示。2009年,李书福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见面。10月,在吉利宣布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的一个月内,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视察吉利。据知情人士透露,全国“两会”过后,李书福有可能会随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瑞典,届时将签署收购沃尔沃的协议。
2009年4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在京召开“吉利汽车发展经验座谈会”,吉利从没有生产许可证到成为主管部门的座上宾。不止如此,一年的时间吉利收获的礼物还有很多。
但是李书福仍然对外界的舆论不甚满意。“我们经不起一点儿的质疑,有点儿风吹草动,人家就会认为吉利不行了。”吉利集团总裁杨健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去年年初,吉利与福特在针对收购沃尔沃的协商初期,对吉利知之甚少的瑞典人拿着中国媒体对吉利的报道,抗议不能将沃尔沃出售给这样一家“弱小”的公司。
“很多中国人质疑为什么卖给中国,为什么卖给吉利,可是沃尔沃、福特和全世界认为应该卖给中国人,除了中国人,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把沃尔沃买回去,人家分析得比我们透,但是我们自己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收购沃尔沃一事已被外界解读为几无悬念,但是李提起这些还是瞪大双眼,紧皱眉头。
过去,人们对李书福的直言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有人表示最近李书福似乎不那么爱说了。但采访过程中的李书福对外界质疑收购的议论仍旧反应强烈。此时的吉利已逐渐壮大。汽车界的专家普遍认为李书福性格倔强,认为李书福在汽车业界的15年打拼中承受了很多阻挠、质疑和嘲笑。
难忍的耻辱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安聪慧回忆,1996年6月,李书福告诉他要到浙江临海去建一个更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当所有审批都下来以后,李书福有一天忽然对他说:“那块地我们要用来造汽车。”安很惊讶,因为半年前李书福就与他一起考察过那块地,李书福从未透露过要造汽车的想法。
说话时李和安聪慧坐在一辆奔驰车里,安指了指堵在奔驰车前的皮卡问:“是那种车吗?”心想着,能造客货两用车挺好。但李书福再次让安聪慧大吃一惊。他看着安,拍了拍座椅说:“就要造这种奔驰车!”
安聪慧的惊讶再难描述。当时吉利摩托车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一年几十万台。而且那时的汽车是个神秘的、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产品,能造出一个皮卡就不错了,何况是奔驰?由于李书福的这句话,安聪慧当晚整宿都没睡着觉,既兴奋又担心辗转反侧。
因为没有办理汽车生产审批手续,李书福甚至不敢告诉员工他们的计划。“政府批给吉利的800亩土地是以造摩托车的名义给的,你现在突然要改为造汽车,谁还敢给你?”安回忆说。一切都在秘密进行。在厂房规划、评审的时候,很多评估专家疑惑:造摩托车怎么用这么大的厂房?太浪费了,不实用。李书福只好解释说,因为吉利要打造最豪华的摩托车厂,所以需要大一点的车间。
终于,经过最原始的方式,整车研发好了,发动机还没有开发。吉利和一家众所皆知的位于天津的汽车发动机公司达成协议购买发动机。经过一年时间的匹配、高原实验、温度试验后开始组装生产。销量逐渐达到每月几百台的时候,对方突然提出要涨价,而且要求现金交易,还不承担任何售后服务。安聪慧实在难以理解,发动机制造厂居然会拒绝提供售后服务,而且在涨价的前提下。
安聪慧立即飞到天津和对方协商,谈判进行了整整7天。安聪慧说,那7天的痛苦,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吉利工厂全线停工,几千名工人等着发动机上线,客户的订单预付款已经收上来了,骑虎难下。但无论吉利如何请求和协商,天津方面都拒绝改变方案。安聪慧探究这一违背商业规律的由来,对方给了一句话:上级指示我们这么做。在中国,不管是对汽车行业人士还是对任何一个普通民众来说,大家都会很明智地理解“上级”的深刻含义。安聪慧当然也不例外。
“这7天使我认识到一个问题:你要做汽车必须要牢牢掌握、控制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且核心技术一定要超越别人。”安聪慧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自主创新都是逼出来的”。
自此,吉利下定决心开始自主研发。他们尽可能多的高价购买来自天津的发动机,以备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出现故障时临时替补。为了躲避发动机公司的审查,吉利每月额外多买一些。买来的3000台发动机被他们藏起来,以防被发动机公司发现。
苦苦支撑近一年之后,吉利终于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并开始批量生产,一炮打响。此时,天津的发动机工厂找到吉利,表示愿意降价销售发动机,继续合作。安聪慧愤怒地拒绝了这一合作,“我那时候心情非常复杂,那不是一般的复杂。这种耻辱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安聪慧表示,就算发动机白送,吉利都不要了!
放弃这一合作的小小代价是吉利东躲西藏保存下来的3000台天津生产的发动机。这批发动机被吉利作为早期车型的售后服务零配件使用,一部分被当做废铁出售。这点小小的代价对于那时腰杆子开始硬起来的吉利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核心发动机受制于人似乎还不是最尴尬的事情。1997年,国务院24号令明确指出,全国上下无论何种资本都不准再批准轿车项目。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安定曾将那时高度寡头垄断的中国汽车工业比喻为“计划经济的活化石”。有人说,那时的李书福几乎是用“以卵击石”之力,争取一口口可供呼吸的空气。
最大的困境是在2001年7月,当时国家经贸委颁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种中没有吉利的名字。当时的李书福甚至没有勇气自己拿起那张刊登《公告》的报纸找寻吉利的踪影。回忆起那一刻的感受,他称感到相当惊讶、突然。
那时38岁的李书福已经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0年中国最富有的50人之一,平日里他却只挎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皮包,独来独往,频频穿行于京、浙两地,在相关国家部门之间游说,希望国家能够允许民营企业造车。“我们都在朝一个美好的方向努力,我们天天在努力,天天在奋斗,天天在受气,天天在患难,天天在练气功。气得脸发白,牙齿直咬……”李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并非一个人的战斗
如果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最大规模外国资产的收购案。这不仅是李书福和吉利的欢庆。去年11月,上海复星的郭广昌、汇源的朱新礼、蒙牛的牛根生等众企业家和李书福在宁波小聚,他们曾深入沟通过这项收购,不少企业家当场放话:“(钱)要多少?怎么个支持法?”
李书福早期创业时不少民企老板就给了他资金上的支持,因为李在电冰箱、摩托车行当的成功,令他在台州的那些老板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吉利的上下游供应商们也喜欢跟李书福交流、请教,同为民企,李书福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有更多共同的话题。
从1996年开始,李书福用“蚍蜉撼大树”之力,努力在“计划经济的活化石”——中国汽车工业中开垦出一片天地。以体制外的民企争取在垄断行业获得一席之地;从被别人的技术牵着鼻子走到努力自主创新;从草根出身的商人力图蜕变为具有现代气质的企业家。这正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家走过或正在走的路。
作为一个在商海浮沉了将近20年的民营企业家,“为什么这20年下来,中国最大的几家企业都是国企?因为民营企业要成长起来太难了!”李书福尝遍了在国有企业夹缝中生长的艰难与辛酸。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多年的提案中他一直都在为民企的生存环境大声疾呼。 令李书福骄傲的是,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地投入巨资研发的汽车变速器没有任何成果,但吉利却没花国家一分钱研发成功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吉利汽车发展经验座谈会”上将吉利的“先进的发动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箱、独创的BMBS(防爆胎技术)”称为“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财富”。
2009年12月23日晚,李书福登上央视“2009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台,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亲自给李书福颁奖。李荣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该是李书福领奖的时候了!”彼时,浙江省民营企业刚刚集体发声表达对“国进民退”现象的不满和忧虑。
(本文来源:数字商业时代作者: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