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服饰资讯 » 正文

中国女装品牌之“三多三少”差距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13 16:45:23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官方网站    评论:0
导读

如今,中国女装市场竞争激烈,本土女装品牌到底该何去何从?近年来中国女装业飞速发展,产量、产值等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这些成

如今,中国女装市场竞争激烈,本土女装品牌到底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中国女装业飞速发展,产量、产值等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过高速发展背后也有弊端,如产业的发展方式就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制约中国女装的发展问题是什么?中国女装业现状如何?中国女装品牌到底离国际大牌女装有多远?

    随意走进北京一家高档商场,放眼看去,好的专柜都被国际女装像CHANEL、GUCCI等占领。对于中国女装来说,这种现象确实应该引起行业的高度警觉,并引发我们对女装业一些突出矛盾的关注。

    制约中国女装发展的两大问题:

    中国地域辽阔,风俗各异,对国际流行时尚的接纳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异:根据特定消费群目标提供定向服务,更需要保持在适度规模,以求产销平衡;其次,女装消费者的多样化、多层次、地域性和由情感支配所带来的随意性,也决定了女装产品的多变性、短周期的特征,这样同时制约了女装企业做大的特殊性。

    但是,抛开地域差异,一个品牌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拥有同一层次的消费者。在这方面,国际女装品牌深谙其道,来自欧洲的快速时尚品牌H&M与ZARA在北京与上海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如一些“无区域品牌”女装开始崭露头角:“例外”、“白领”、“哥弟”等都是女装中的代表。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女装区域特征依然非常明显。

    制约中国女装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家族管理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二是设计上虽然较以前更为重视,但品牌特色风格不明显,模仿现象仍较严重,产品定位趋同现象较为突出,互补性差。

    曾经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女装的一大弊端是盲目的进行版式模仿,而销售形式到最后无非就演变成了大打价格战、终端促销战。缺乏一个长久的经营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这才是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女装业现状:“三多三少”现象值得重视

    女装业一直难以捉摸,变化不定,这令人对企业发展空间和商业流通领域发展前景深感困惑。笔者认为中国女装行业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值得重视:

    三多之一:款式元素多

    元素一词,是近几年服装设计界的流行词语。元素,就是要素。简而言之,就是设计服装的构成素材。它往往主宰了服装的风格走向,由内而外散发出服装的内涵,是服装的神韵、灵魂,可以概括为经典、现代、未来等几大类。

    然而这一切在我国服装业兴起之初,是根本谈不上的。那时不要说元素了,就是设计也仅仅是口头上的谈资。当年的服装品位,一看便知属于哪个穿着层面,因为那时的服装定位比较清晰。

    而近几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服装定位显得不太明显,有的甚至难以区分、不易归类,显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兼容。

    此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服装业穿着风格的多元化,款式元素明显增多。这必定会成为女装界时尚风气,这势必会颠覆传统设计理念,乃至使衣着审美发生渐变。这就是流行多元化和款式元素多元化所造成的,从而使服装设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多之二:内外品牌多五大因素削弱国内品牌

    正如前所说,只要提到某类女装,人们总能说得出几个区域性品牌。如今这一现象似乎在渐渐消失,主要表现为:国际品牌女装纷纷入驻高档商城;国内许多品牌提升品位、档次;中小企业倾力打造、加速跻身品牌行业;以往领先性区域品牌着力延伸、分散市场注意力;有些国内品牌“傍名牌”因此不易认读。正是这五大因素,削弱淡化了国内品牌特性。

    因此,要想寻找极具代表性可与国际女装品牌抗衡的中国本土品牌,一时就显得比较渺茫了。

    三多之三:向往高端多

    只要对服装行业稍有了解,就可发现业界有一种攀高的风气,特别是女装企业:言必国际,动则高档。

    殊不知,如此钟情高端产品,却忽略了一个常识:商品为谁生产、为谁提供穿着?大家群起而上,都来提升品位、走高端路线,这样现实吗?

    要知道,在当前市场不规范也不成熟的条件下,任何决策上的偏颇,都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光有做高端的热情不行,它代替不了市场竞争。就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若等到市场完善后,还是凭热情而为的话,那么,企业蒙受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三少之一:个性女装少

    据了解,不少消费者买不到适合自己的女装。特别是那些中低收入、上了年纪、体型偏胖者,这部分人群也占据了大部分消费市场,她们也是真正的需要者。但当她们有所需求求助于服装卖场时,却往往不如人愿。

    出现这种现象与女装企业的年龄设定关系很大:企业大多定位于20—40岁,50岁以上的服装很少,以致出现市场空缺,所以很多时候她们只好穿40岁左右的服装,虽美名曰:显得年轻,但毕竟人过50,又有多少人能穿出这个年龄段的特有气质?况且心态与年龄、体型,毕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只讲心态,不讲年龄,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属于精神层面;其实,心态还是因年龄而生的,这是客观存在。加之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大大增加,这是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为这个庞大的群体设计个性化生产她们所需要的个性化服装,是企业的重大职责,也是弥补市场空缺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女装 服装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759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