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一夜走红3大条件
市场环境成熟:中性演出有需求﹑有容量
如果产品的定位与市场环境的成熟度不成正比,那么该产品终会销声匿迹。而小沈阳的一夜走红,则得宜于艺术审美的特定市场环境成熟了——中性审美渐成气候。
其实,我国大陆当代的中性审美历程,有一系列标志性人物,他们起先大都是漂亮的男演员,像赵丹﹑达式常﹑唐国强﹑蔡国庆等等,都是一代人的代表。其中因漂亮做出很大牺牲的是唐国强,作为漂亮男生他曾经非常奶油,并因此惹得全国骂声四起,甚至一度被迫退出影坛,等中老年时再次现身,塑造的就是毛泽东和皇帝的形象了;其后的蔡国庆运气好很多,因他是偶像派和中性奶油派的双料代表,舆论对他一直褒贬参半,但随着人们人格主体意识的崛起和虚伪道德观念的沉降,社会环境宽松了很多。再后来,当满大街都在喊要看美女帅哥时,“超女”李宇春一炮走红。李宇春走红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中性审美的胜利——她是一个似男非女的中性审美对象,尽管她有她的特性,却也意味着中性审美的市场环境成熟了。相对于日后“快男”的低迷,“超女”可谓登峰造极,特别是在中性化的审美市场上,旗帜性人物李宇春代表着女性的中性化。与此同时,以男士为主体的中性化代表人物曾一度缺失,直到代表男性以女性装束彰显其中性化审美特征的典型小沈阳出现。
当然,从实战角度讲,我们必须考虑到整个市场环境是否能够接纳这样一个男性的中性化卖点。
我们说,中性审美也有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人性的催化觉醒过程。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西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在人性里就隐藏着暴力﹑自杀以及同性倾慕等倾向,一旦经由特定环境诱发,其中的某些东西就会爆发出来。由于我国的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社会上奇奇怪怪的行为随之产生,其中的同性恋显性化便催化了集体的中性审美观。这也意味着公众审美旨趣,紧随时代变迁的一次整体转型。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为男性设定的审美标准是所谓绅士型的,比如一头大波浪发型必须一丝不乱,典型的奶油形象;到了七八九十年代,男性粗糙和雄性的动物特征逐步彰显,比如刻意袒露出胸毛和手毛,似乎这样的男性更容易吸引异性。而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街痞﹑汉奸和翻译官,似乎都留两片瓦式的中分头,到了90年代,仿佛轮回般,在青少年中又特别流行这种发型;过去,不修边幅的低级人物都留的是爆炸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无家教者和流浪汉一样,也都是这种发型……这说明,公众审美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审美的价值取向,也都有着阶段性。审美观无疑是在颠覆和确立中此消彼长的。
按说,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催生不同的审美观念,而不同的市场环境,也会使人们的需求倾向和产品卖点发生转移。当市场环境成熟后,一个初级产品还能维系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一定是一个阶段性而非永恒性的产品。正因为审美有其阶段性,所以不同的年代才会流行不同的服装和不同的发式。其他方面也一样,比如医药保健品市场流行补钙之类也都是阶段性的。当然,尽管产品不会恒久不变,但市场却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便是市场需求越大,容量就越大;而如果容量够大的话,就容易导致一种产品或者一个演员一炮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