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肯定需要“智”,愚人当不了企业家。有些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憨厚的企业家,内心的精明是平常人难以比拟的。没有几分精明而经营企业,就好像不会水却要跳进大海游泳。企业经营需要智慧,需要才干。智慧是高管赖以谋生的本钱,也是企业运营的前提,智者不惑,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但是,仅仅有智慧,却不一定就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精明过人的企业家一个个落马。当智者被自己的智慧所害时,往往会感叹自己用智过了头,恨不得自己本来就愚笨一些。
由于有这样的教训,有人试图掩饰自己的智慧,大智若愚;或者试图用聪明的“糊涂”来中和智者的锋芒,韬光养晦,这种做法比只知进取不知退守的智者要高明得多。然而,刻意掩饰自己的智慧,不管是出于自保还是出于退让,都会留下表里不一的蛛丝马迹。弄不好,咄咄逼人的锋芒毕露虽然没有了,反而在不经意间孕育了阴损。
实际上,智慧本身并没有错,把智慧隐藏起来也大可不必。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前人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那些因为智慧出众而倒霉的政治家和企业家,毛病并不是出在聪明过人上,而是出在更为重要的因素上。在西方背景下,这种因素包括宗教式的终极关怀,在中国背景下,这种因素包括伦理式的仁爱之心。
从孔子起,中国儒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仁者爱人”是最基本的做人信条。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有“仁”确立价值准则,那么,再多的“智”也无妨于事。“仁”和“智”的关系,就构成了价值与工具的关系。所以,那些一本正经的学究,宅心仁厚,使用一点小小伎俩无伤大雅,这就是“权”,正统儒学中,阳明学对这一点体悟最深。然而,如果没有仁,哪怕是绝顶之智,也有可能为虎作伥,最终会失去人心支持。所以,儒学强调企业家必须以“仁”作为坚守的本根,“智及之,仁不能守之,必失之。”按照朱熹的说法,是“智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在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上,人们经常感叹“一有钱就变坏”,然而著名的农民企业家孙大午对此不以为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钱只要来自正道,再多也不会使人变坏。只有那些来路不正的钱,才是为恶的渊源。
作为企业家,如果只有仁没有智,那就不具备经营的基本技能,如果只有智没有仁,那就会把这种能力用在邪门歪道上。“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只有仁者,才能长久,而没有底线的智者,则很有可能用自己的小聪明把仁当作牟利工具。离开了道义的智慧,是小聪明。山和水,动和静,乐和寿的内涵,确有深意。说到底,企业家的“仁”和“智”,须臾不可分离,有一些所谓企业家,总喜欢技巧谋略,读历史是想在皇家后花园中找到成功秘籍,观现实是想在商海沉浮中窥知赚钱宝典,有意无意把“仁”搁置一边,或者仅仅把“仁”作为招牌幌子,甚至把“仁”当作“智”的技巧,把公益活动当作广告。这样做,有可能短暂得势,但终究不能有大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