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关方面也在关注整个粮油行业的发展。4月25日,发改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大豆压榨和规模较小的油菜籽等加工项目被列为限制类产业项目,具体包括大豆压榨及浸出项目(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豆主产区除外),东、中部地区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200吨及以下,花生100吨及以下的油料加工项目,西部地区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花生等油料100吨及以下的加工项目等。这一调整被业内认为是基于粮油行业的发展现状做出的。
自2008年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内大豆加工能力不减反增,多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大豆压榨能力已经达到1亿吨,到2012年,新建即将投入运营的大豆产能还有1000万吨左右。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5480万吨,以1亿吨的产能来计算,意味着中国大豆产能约有一半是过剩的。
中国油菜籽加工能力过剩局面则更为突出。根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目前全国油菜籽加工能力约为4000万吨,而国内油菜籽的产量只有1000多万吨,约有70%的产能过剩。
由于竞争激烈,国内大豆压榨的行业利润率降至5%以下。目前油菜籽压榨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某些企业的加工利润率甚至为负值,某央企人士说,在湖北已经有数家油菜籽企业因为扛不住压力,已宣布破产。
业内人士认为,受产能过剩以及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油脂行业洗牌不可避免,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能出局。
粮食加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江苏一家面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每年小麦产量为1.1亿吨左右,但加工产能多出一倍以上,产能利用率只有约30%,竞争非常惨烈。五得利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加工一吨面粉的利润只有50元左右。"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认为,国内粮油企业由于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产品同质性强,市场竞争往往演变成价格战,利润自然走低。
在粮油行业陷入产能过剩、利润过低的困局的同时,行业也一直在寻求破解之道。2009年11月,中国粮油行业的另一龙头企业丰益国际投资8亿元在上海建设全球研发中心,两家企业近2年研发了"福临门DHA谷物多食用调和油"、"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等多种新产品。郭清保说,两家类似的产品要比一般食用油价格高,利润空间因此也更大。
中粮集团在介绍成立营养健康研究院的目的时提到:"十二五"期间,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将会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推动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和向关注消费者和客户需求的品牌食品企业转型。
加大基础研发力度和产品创新,能否破解我国粮油行业产能过剩、利润过低的局面,也许尚需时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