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场“明码实价”之路似乎走得不是那么顺畅,很多百货商场开始“遮遮掩掩”地实施打折优惠,“隐形促销”又成为这条诚信之路上的一道阻碍,究其原因,与我国百货商场运营体制密不可分。
我国目前大部分百货商场实行联营制,商品是品牌商或代理商放到商场销售的商场从每一笔成交金额中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提取利润。且中国的百货供应商是金字塔层级:制造商——品牌商——中国总代理或地区总代理——分级代理——商场,每一层都要加价赚钱,虽然商场是终端环节,但是由于它不需要花钱购入商品再销售,并且如果成交价越高其抽成利润越大,所以商场根本没动力去压价。而且层级越多,各个环节都要加价,这大大增加了明码实价最终体现在商场的难度。
明码实价会把成本透明化,成本和价格的透明会使商家失去原本靠虚高价格赚到的利润,其次由于顾客喜欢讨价还价,一旦明码实价顾客很容易去比较价格,这也是对商家非常不利的地方。
此外,百货商业市场中,各个专卖店、商场甚至品牌进货渠道、经营策略、营销策略的方面的不同,都会导致最后巨大的价格差异。
“有的商家直接从厂家进货,而有的是通过批发商,进货渠道的不同导致进货成本不同,但是商家又必须要赚取一定利润,所以就导致最后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价格标签上的差异。”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就是企业的经营策略,例如新进入一个地区,为了起到广而告知的作用,就会用全部低价出售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第三是营销策略,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家,有主商品和副商品之分,同样是一件服装,在银泰有可能是主力商品,在新世界有可能就变成辅助商品,而对于百货商家来讲,主力商品和辅助商品价格策略是不同的,通常主力商品负责赚取高率润,辅助商品使用低价吸引客户进来,这也会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不同市场上商家有不同价格,差别非常之大。”
实价销售推广需过程成功销售模式可借鉴
“明码实价”要求品牌商在定价时挤出之前虚高的水分。但是现在的很多品牌商在定价时都会把折扣、优惠等因素考虑在内,这样即便是新品上市就可以打折,要他们改变这个定价习惯,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很多时候为了处理过季品、积压品,促销是难免的。
规范零售市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恶性竞争是百货商场实行“明码实价”的最终目标,但究竟如何化解其与百货商场运营体制、消费者消费习惯、商家最大化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
广州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彭强认为,可以学习香港的百货商场,只在一年两次的打折季才会推出深度折扣,每年定在圣诞节、元旦节前后秋冬换季和6~7月的春夏换季,这样可以防止商家以“全年都在促销”的手段吸引顾客。
将商场的打折促销活动限定在特定季节,可以防止商家以“全年都在促销”的手段吸引顾客。对于特定季节的界定,既可以是元旦、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可以是销售淡季,而平时则应以明码实价销售。
在监管部门对“虚假打折”的严打和曝光之下,一些商场开始回归实价销售的“老路”。不过,政府一刀切要求百货实行一个标价签的“实价销售”实有难度,循序渐进,制定一套适合中国百货业运营特点的价格管理方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