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政府已经开始看到了沙县小吃的大趋势,下发了一个政策:鼓励各个乡镇至少有一名科级政府任职人员停薪留职,出去做小吃,带动各乡镇农民出去致富。
批准这个政策的人是沙县当时的县委书记刘道崎。他不是沙县人,上任不久,他到乡下调研,听着叮叮当当砸铁的声音,上前去问才知道这是在制作“鸳鸯锅”,沙县小吃的特色工具。一条街下去,声音不绝,生意好得很。也就在这一年,政府也开始筹备成立沙县小吃行业工会。
第一任会长是乐相森。当时,他还兼任着县委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乐相森是土生土长的沙县人,在当地被称为“乐大师”,因为他通晓沙县的角角落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和烹饪大师。66岁的他,声音洪亮,每天看三小时的书,雷打不动。他最近看的一本杂志是《新周刊》,他和我讲,“急中国”、“慢能力”。
乐相森到哪都随手带着一个纸袋子,白底绿字印着“沙县小吃培训指导”。从1997年开始,他接到的县里任务是:每年免费培训一千到一千五百名沙县人学做小吃。1998年3月8日开始到2007年,这个任务全部完成,总共培训了一万六千多人。
每逢县镇赶集的时间,村民代表们都到镇上,乐相森就开始给他们讲。
“想不想赚钱呢?种田不赚钱,想赚钱就去做小吃。”
前面有榜样的吸引,后面有政府助推。在其后的十年里,出去的人成群结队,是名副其实的“小吃大军”。
现任沙县小吃办主任郑兴景说,出去做小吃的,1996年有一万多,1999年两万多,2002年达到三万多。现在已经突破了五万。
“沙县小吃最先到了福州、厦门。2001年在珠三角地区形成规模,2003年在长三角地区形成规模,2007年我们在北京搞了推介会。现在新加波、香港都有。”
昔日“逃标”者的救命稻草,成了个大事业。
·三·
以前的沙县,很破旧,平房,黑瓦、木头墙。
在沙县最繁华的李钢路上,保留着一个年代最久远的建筑——“文昌庙”,解放前是粮仓。除此之外,沙县已经不见老建筑。乐相森对此有意见,“沙县想申请历史名城,也没有依据了。”
的确,沙县有着1600年的历史。它的小吃能够南北通吃,也跟这段历史有关系。
1600年前,唐末,一个叫邓光步的将军带着十几个官兵来到这里,驻扎设县。邓光步是河南信阳固始人。沙县人也因此认为自己祖上是中原人。
后来,邓光步的两个儿子继续往南走,到了如今的闽粤地区,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所以,沙县也被认为是中原邓氏南下入闽的第一站。在沙县,至今有很多客家人,说客家话。不说客家话的人,也承认自己是中原人。整个沙县人也和客家人一样的传统:注重过节,注重礼仪,能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