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安踏是否陷入“库存门”,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摆在本土体育用品行业面前———库存压力增大。库存压力从李宁、匹克、特步等大品牌逐级传导,已波及部分二、三线品牌,成为整个运动品牌行业都要面对的难题。
面对如此困境,夹缝中求生存的泉州二、三线运动品牌更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部分运动品牌开始尝试由订货制转变为配货制。
采用配货制经营,让品牌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舒缓了库存压力,资金的回笼也让企业“底气”更足。但这种模式也是对生产效率以及品牌管控经销商的一种考验,泉州体育品牌准备好了吗?
应运而生
虽然告一段落,但“库存门”却也昭示了一个现象:整个运动行业年景并不像往年那样一帆风顺,订货订出去多,但实际销售收入并没有那么多。大量产品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内,库存压力陡然加大。库存积压,经销商资金紧张,也就间接导致了品牌资金回流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本土不少运动品牌开始尝试配货制,希望能够借此缓解资金压力,帅步就是其中一家。
在帅步(福建)鞋服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罗军看来,与传统订货制相比,配货制减缓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买断式的订货制往往会使经销商承受巨大库存压力。”罗军向记者表示,在今年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品牌要重视经销商面临的库存压力。“尤其是中小品牌,如果仅仅把库存压力甩给经销商,那么将面临着经销商流失以及资金回笼困难等危险。”
相比订货制,配货制能及时把握市场销售情况,在货品分配上公司也拥有绝对自主权,品牌对库存总量以及货品生产及调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今年,有些体育品牌已从“生产多少卖多少”的思想转变为“卖多少生产多少”的经营思想,这种“明哲保身”的经营思想其实也是避免体育用品行业洗牌时自己品牌遭淘汰。
而在恩东体育用品(中国)有限公司刘建伟看来,把订货制改为配货制,企业是在走“现金流”路线,同时这也是对品牌自身的一种保护。“今年体育用品行业大环境不好,上游供应商不让品牌欠钱,品牌为使资金不断流,也只好高效率地回笼资金。配货制就成为品牌一种回笼现金的高效模式。”
操作困难
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配货制却没有那么容易实施。
中澳(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谢磊认为,配货制可以被看成一种“小批量订货+补单”的经营模式。“品牌会把每种产品都拿到市场上卖一卖,然后确定哪种好卖再进行后续大量的补单。但这对于企业的档期要求会很高,企业能来得及生产吗?即使生产出来了,市场需求期是不是已经过了?”谢磊向记者表示,体育品牌采用配货制,很可能会出现采购、生产与配发延误问题,产品上市一旦不应季,反而会加重库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