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体触摸物体的自然行为与通信结合起来的创造性思维,将带来无尽的可能性和市场发掘空间。
爱立信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概念论证和技术演示,证明人体可以作为通信网络的一部分使用。
当一只手拿手机,另一只手放在另一个设备上,人体就能即时、高速收发信息。近期的试验清晰表明:用人体作为通信线路时,有微弱但安全的电信号通过体内,并能实现6—10 Mbps的传输速率。试验中达到的最高10Mbps的速率已能传输几乎任何信息内容。并且,实现20—40 Mbps的速率已为时不远。
用人体做通信线路的试验被命名为Connected Me(人体即网络),所利用的物理现象被称为Capacitive Coupling(电容耦合)。利用“电容耦合”技术,人类生活将变得超级便捷。触摸门把手就可以开启门禁;轻触收银台,便可完成购物支付;握手就可以交换名片;简单触摸就可以获得含互联网链接、应用及信息的电子打印品。
爱立信已经成功用于演示的案例包括:智能手机的流媒体音乐传输、手机拍摄的照片传输、从设备上获取网页链接,以及向门把手上发送密码信息来开启门禁。人类的触摸行为变成了一种与互联网和其他极易获得的数字设备间互动、连接的一种智能方式。
用于演示的智能手机装有一个特殊数字回路,可进行容性数据传输。该回路连接一块金属板,其功能是将信号发送到人体内;另一方面,在接收端装有相似的回路和金属板,可检测到流经人体的微弱信号。试验通过调整发射机电极的电压并监测接收机电极上的电位差,信号得以发送,这时在人体中除了存在电位差,还将流过一个小电流。人们通常将试验中所利用的物理现象称为电容耦合(Capacitive Coupling)。电容耦合技术利用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信号,在人体和设备之间传递信息。
因为试验通过人体的电功率非常之低,故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爱立信所做的一系列测试表明实验用的设备符合对商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要求,而且还留有宽裕量。测试遵循的规范由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确立, 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
有意义的是,利用“电容耦合”技术可通过人体之类的有机体传输信息。如果将这种方法与目前数字通信中所有的常规通信方式结合起来,便可以得到一种超强组合体,它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还能实现目前技术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交互性。
早在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演示过“电容耦合”技术,当时的传输速率为2.4Kbps。其后,韩国的KAIST大学和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也先后进行过此项人体通信技术的研发。“电容耦合”技术在未来可能存在很大的市场发掘空间。将触摸物体的自然行为与通信结合起来的这一创造性思维,将带来无尽的可能性。记者 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