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渠道商圈 » 热门人物 » 正文

吴晓灵:减税优于投资 制度优于刺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7 08:38:1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0
导读

  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放缓,曾经快速有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经济也同样步入了增速趋缓的状态。  当前中国经济的趋

  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放缓,曾经快速有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经济也同样步入了增速趋缓的状态。

  当前中国经济的趋缓,是因为短期周期性因素,还是受中期结构性因素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稳增长”?近日,围绕这些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接受了第一财经和《第一财经日报》的联合独家专访。

  对于当下宏观经济的趋缓,吴晓灵认为,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原则,财政政策应发挥主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最重要的是给企业减负。此外,针对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吴晓灵呼吁,应给予商业银行呆坏账核销自主权,从而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意愿。

  货币政策应“稳健”

  第一财经日报: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从今年开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台阶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如何判断当前的增长下行?究竟是短期的周期性现象,还是结构性中期现象?未来政策的大趋势应当基于这个判断,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吴晓灵:中国目前经济增速趋缓,既有短期周期性的影响,也有中期的结构调整的影响,是两个因素的叠加。短期影响我们不必过多在意它,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短期的波动已经有很多次了。我们应该更加注意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挑战。

  你刚才讲到中国潜在生产率在下降,这并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提高潜在生产率,重要的是两个方面:其一,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其二,加强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制度建设,顺应形势,减少制度摩擦。如果能够在鼓励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工夫,能够在制度障碍的消除方面多做些工作,中国未来还有增长的空间。尽管不可能像此前10%以上那么高的增长速度,但是7%~8%,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日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你曾指出,2008~2009年间,中国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给经济留下一个“遗产”,目前货币政策该如何操作显得十分微妙且复杂。在你看来,货币政策的总体走向应当如何把握?

  吴晓灵: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还是以稳健为主。

  日报:“稳健”这个词是中国发明的,并没有说明到底是应该宽松点,还是保持不变,还是紧缩一些,应该如何理解“稳健”的含义?

  吴晓灵:年初,政府确定了M2(广义货币供应量)14%的目标增长速度。尽管没有公布2012年的新增信贷规模,但基本上,大家是按照全年新增贷款8万亿元的目标在控制。我们连续几年实现了8万亿元左右的新增贷款,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而,今年稳定于这样一个尺度,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

  “稳增长”重点应减税

  日报:是否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我们可能低估了经济的下行风险,而货币政策因为对下行因素估计不足,从而导致经济下行程度超出预期?

  吴晓灵: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而言,货币因素基本上是中性的。只有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率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时,增加货币供应才可能调动潜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潜在生产率在下降。

  同时,当前贷款的有效需求其实是不足的。2009年以来,每年贷款的增量当中,中长期贷款占比都非常高。2009年中长期贷款占比曾高达百分之七八十。中长期贷款当时占比较高,是因为有一些大项目在支撑。这说明大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信心,所以中长期的投资较多。去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的占比是在下降,今年已经下降到了30%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大量票据和短期贷款在投放。这些迹象透露的信息是:无论银行家,还是企业家,对于未来的增长都缺乏明确的信心。因此,并非贷款规模不够,而是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手段应该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不是加大投资。中国这种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大家都一致认为不可持续。中国需要加大国内消费,以此推动经济增长,但这又有一个过程。因而短期内要维持经济增长,维持一定的投资速度也是必要的。这一段时期以来,发改委已经加大了对项目的审批力度。

  但是,靠国家举债,靠政府举债,会不可持续;过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并不好。因而,最主要的还是要启动民间投资,发挥民间资本的活力,带动经济增长。

  日报:也就是说,财政政策的核心是减税,而非增大投资?

  吴晓灵:要发挥民间投资的活力,最主要的是要给企业减负,即减税、减费。很多税看起来不重,但是各种各样的费加在一起,企业苦不堪言。近几年来,企业纷纷放弃实业投资,转向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这些都说明什么?说明企业家认为做实业太辛苦。所以政府现在要想挽救经济,最重要的是给企业家自由。让企业家来选择,他认为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投资有利,就给他融资方便,给他减轻税收。这是启动民间投资非常重要的一块。

  再有一点,我们真正经济困难的时候,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的生计。也就是说,如果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出了问题,出现就业岗位的流失,影响就非常之大。因此,减税的重点应该是中小企业。如果经济继续下行的话,甚至可以考虑,50万元以下营业额的所有小微企业全部免税。

  日报:全部免掉?

  吴晓灵:对。中国两千多年以来,每次战乱之后,所有的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老百姓知道自己怎么过日子,政府不要过多地给其负担,休养生息,经济就能缓过来。所以,现在政府不需要做那么多事情,不需要想往哪里投资、投多少。

  日报:如果把所有企业计算在内,整体减税规模多大,才可能给经济足够的刺激和承托?

  吴晓灵:这个数目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制度好了,给企业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给其生产发展的自由选择权,市场都会做好自己的事情。政府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提供这个环境。

  日报:整个经济的活力要上得来,需要民营经济有更大的发展,而其前提条件是给民营经济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吴晓灵:对。我们需要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恰当地界定国有资本的经营范围,这几点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同时,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混合资本经营,社会资本也越来越丰富,鼓励社会资本壮大,对公有制继续发展是有利的。国有资本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范围界定,其范围,并不是说越大越好。总的来说,给企业以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真正的经营和筹资自主权,将会有利于整个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

 
关键词: 吴晓灵 减税 投资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5178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