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国内免费供求贸易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三方面发力助推食品行业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4 10:38:50    评论:0
导读

目前来看,我国食品供给体系总体呈现出中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和个性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来看,我国食品供给体系总体呈现出中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和个性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在当前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食品行业供给侧改革,是实现食品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在食品行业面临深度调整的时候,作为技术支撑,食品机械行业也将随之调整。

  食品行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需求和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行业。食品标准既是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引导食品生产质量的主要风向标,因此,深化食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先进的食品行业标准。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修改与制定需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食品行业标准水平偏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出台解决了原标准体系中交叉、重复、冲突等问题,但是以“保安全”为底线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无法满足民众对“高质量”食品的诉求。现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标准也参差不齐。《食品安全法》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备案政策。但由于小作坊、小摊贩的“两小”特殊生产经营模式占据我国食品行业近80%的份额,“两小”生产经营业态的规模、资本限制了食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标准的提升,导致食品行业整体对于产品提质的积极性不高,高质量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是食品行业现行的标准覆盖范围不全面,配套体系不统一。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中,个别重要标准、重要指标缺失或不统一,尚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部分配套检测方法上存在缺失,行业标准制定处于空白或半空白状态,导致监管缺位。例如关于农产品体内抗生素含量的行业标准就是被忽略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养殖业兽用抗生素滥用就与行业标准覆盖不到位有关。

  三是食品行业标准结构不合理。理化检验标准、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准较多,而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和食品相关产品(如运输和包装材料等)标准较少,合计不足行业标准总量的两成。纵观近年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质量热点事件和食品中毒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都存在问题。食品行业标准较多地将重点放在生产、加工环节,更加凸显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缺乏统一性,标准制定结构不合理,全过程监管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围绕构建先进标准体系的核心内涵,我国食品行业标准体系的完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推动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统一性。统一性是构建先进标准体系的基础要素,从全体系视角查漏补缺,将弥补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中个别重要标准或重要指标缺失的问题,以全方位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因此,建议国家加快推动建立“统一规范,分级分类”的食品国家标准。食品标准的制定应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主导,按照“统一规范,分级分类”的基本原则,在充分尊重各食品种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并按照不同产品类别划定质量等级,明确各质量等级的具体评判标准,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做到既统一规范,又尊重差异,以此促使食品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为政府调整不同等级产品的供给布局提供主要依据。在标准制定后,再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并在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配套机制上同步跟进。

  注重我国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发展的前瞻性。国家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发挥的是基础作用,保障基本食品安全,应在此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扣当今世界食品安全标准发展大势,建立试点区,制定和推行与国际先进标准一致的标准,并加快构建高目标、高要求、高水平的地方食品安全先进标准体系,着力提升标准的适应性和影响力,以提高区域食品产品质量水平,有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更好更快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提升我国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制定的动态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是静态的线性过程,而是动态的非线性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标准制定时要充分进行全盘考虑,以当时最先进的标准水平为基准和参考;在标准适用期内,应实行相对动态的管理和调整,根据当下环境条件,尤其是食品行业的产能供求情况和行业布局情况,进行系统性优化和定期修订。同时,对于一些落后和无效的标准应及时废弃并制定新标准,以不断适应食品安全状况和食品行业的新发展,为食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各类变化和挑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文/小编)
免责声明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news.shangjiaku.cn/show-18472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冀ICP备10017211号-20

冀ICP备2022001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