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2010年的这场品牌重塑,并非临时起意的广告运动,而是一场谋划了4年的公司转型运动。
早在2007年,李宁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一方面,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整体年龄偏大。另一方面,在“酷”、“时尚”等特质印象上,年轻消费者认为,李宁品牌相较国际品牌略逊一筹。
同时,要实现2013后的国际化目标,做“世界的李宁”,需要先打造国际品牌,再开拓国际市场。围绕品牌重塑一事经过讨论,在李宁公司内部广泛达成共识。
为此,李宁公司甚至改变了使用20年、有着鲜明创始人烙印的商标,以此表示“让改变发生”的决心。“Makethechange”(让改变发生)替代了使用近10年的“一切皆有可能”成为李宁公司的新广告语。
新广告语发布会当天,绝大多数记者记得会场外摆放的一块“90后李宁”的指示牌。“90后李宁”正是这次品牌重塑的主题。
“90后李宁”到底是要说李宁定位90后消费群体,还是其他含义?在发布会当天,时任李宁公司CMO(首席市场官)的方世伟表示:“我们说90后李宁的时候,这个信息从传播上是非常强烈的。为什么叫90后李宁,因为李宁公司是在1990年成立的,它也是很年轻的品牌。多给它机会,它也会出来。”
次日,类似“李宁变身90后”这样标题的报道见诸各大媒体。
李宁公司希望紧紧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内在特质,获得文化认同感,但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网上有不少关于“90后李宁”的评价,“70后”和“80后”甚至年龄更长的消费者因此而感到失落,而真正的“90后”认为李宁根本不懂他们。
4年筹备品牌重塑,订货量却连续下滑,李宁股价急跌,今年5月,李宁公司三位高管离职。
在这次品牌重塑之前,李宁公司2009年的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公司上市6年以来,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9%,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5%。
据德意志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李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首次超过阿迪达斯到11%,略低于耐克的13.2%。从这些数据来看,李宁当时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
在品牌重塑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这场历经4年筹备,原本这是一场经过深思熟虑、步步为营的品牌重塑运动,却先后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不利的消息:在2010年底举办的次年第二季度产品订货会上,李宁服装产品和鞋产品的订货数量分别下降超过7%和8%,订货总金额同比下降约6%。之后的12月20日,李宁股价急跌15.80%,创造了2004年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公司市值一日蒸发逾35亿港元。之后的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订货颓势延续,订货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