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料到,一年之后,这款软件从无到有,装机量竟然达到了4000万。这个时候的360安全卫士已不仅是查杀流氓软件,而且具备了给操作系统打补丁的功能。再加上其后的垃圾清理、系统恢复、安全下载、查杀木马等功能,随着360安全卫士装机量越来越大,周鸿祎悄然重新定义了网络安全——不再只是计算机病毒,而是包括流氓软件、木马在内的泛安全。
瑞星、金山等传统杀毒软件厂商在泛安全领域没有动力去有所作为,很快周鸿祎的第二场战役就打到了它们的老家。在杀毒软件收费时代,瑞星曾独步国内杀毒软件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瑞星的用户突破8000万,在中国杀毒市场占有率是38%,各项指标均居市场首位。然而,当下的瑞星已成明日黄花,风光不再。
2008年,当360的免费杀毒初兴乍起之时,杀毒安全领域的所有厂商都将其视为异类,对其进行口诛笔伐,一顿狂轰滥炸。瑞星在一天之内连发4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免费没好货”的主题思想,鼓吹“免费杀毒无前途论”,某高层更是用“纯粹的免费不可能存在”,“免费安全没有保障”等言语来攻击免费杀毒。
除了瑞星质疑360的免费杀毒外,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同样心存疑虑:既然不卖杀毒软件了,那靠什么来挣钱?对于这个问题,周鸿祎独创了三段式商业逻辑:“只要是人人都需要用的互联网服务就应该是免费的;只有少数人需要的,才可以收费;一旦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群,就可以推出收费的增值服务。”他认为,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懂安全,传统的安全公司又不懂互联网。他要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没有,在世界也没有。周鸿祎很感慨,像他这样的人在美国硅谷就是英雄,但在中国却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受人身攻击。
事实上,2008年8月,360做出来的免费杀毒软件却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产品。当时360引入一款国外的杀毒引擎,进行了简单汉化之后就投入市场。结果,用户的反馈令人失望——产品实在太烂,即使不要钱,用户也不愿意用。这为360的团队上了生动的一课——互联网产品如果做得不好,即使是免费的,也打不开局面。用户不是傻子白痴,他们只选择能够解决问题的产品。
传统杀毒软件厂商们开始嘲笑360,说360号称要放一颗卫星,结果是一个哑弹。于是,他们彻底坚信免费杀毒不可行是一个真理,便放下心来,心安理得地继续卖杀毒软件。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巨大错误。2009年10月,在卧薪尝胆一年多之后,360免费杀毒卷土重来,经过长时间细致打磨,威力更大,火力更猛,4个月之后就把瑞星从坐了十多年市场第一的宝座上掀下来。半年之后,360免费杀毒过亿,彻底改变了安全行业的格局。
这场战役时间跨度大。口水战大小不一,周鸿祎不仅要迎战瑞星,还要面对金山、卡巴斯基等所有依靠销售软件来获取收入的厂商。2010年1月,瑞星与360之间又爆发了所谓的“后门”口水战,这不仅是免费安全之战的高潮,同时意味着昔日的市场老大瑞星被360的免费安全策略挤到了市场的墙角。
即使在2010年底,昔日的市场老二金山公司宣布全部免费后,瑞星依然嘲笑金山作为二流公司,没有能力改变市场格局。然而,在2011年3月底,就在360处于IPO之前的静默期,瑞星终于向免费安全缴械投降,宣布旗下面向个人的安全产品全部免费。
第三次战役:开放之战
对象:腾讯
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QQ医生迅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的电脑,市场份额近40%。腾讯的强行推广行为在当年6月份再次上演。到了中秋,QQ软件附带的“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而安装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提示信息。
这直接成为轰动国内外的3Q大战的导火线。
10月29日,奇虎360宣布推出“扣扣保镖”,其中最让腾讯难以接受的是周鸿祎施出了一记“杀手锏”,使用技术手段禁止QQ弹出广告,此举断了腾讯财路,这如一把利刃直插腾讯核心商业利益。
11月3日晚,腾讯通过QQ弹窗宣布,“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就是已经在全国流行开来的所谓“艰难的决定”。后因工信部高调介入调停,这场牵涉几亿人和轰动世界的商业纠纷才得以暂时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