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
往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按二八定律把人划分为先进、后进两大类。汪中玉认为,企业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上班不积极、干事不积极、等着拿工资的人——拖企业后退的人,第二种是按时上班、工作认真、业绩中规中矩——维持企业发展的人,第三种是创新价值、提升企业运营模式、改善企业现状——领导企业发展的。而企业的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主要包括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货币资本包含土地、厂房、设备、机器、流动资金等财务范畴的,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才能和人力资本。现在企业的扩张与发展,货币资本是固定的,其主要瓶颈是操盘人的问题。柳传志总裁讲过,做企业就是“定战略、搭班子、建队伍”,所有问题的集中点就是人。
现在中国企业大多数都有个十年规划之类的远期目标,号称进军世界500强。有的500强没进先把企业搞垮了,有的好高鹜远导致企业倒闭或倒退。中国的企业做不大,或者寿命不长,主要问题在哪里?中国的企业家和学者致力于探索真相,就是最近两年刮几阵风。一是余思维的执行力思想,企业最缺失的是企业执行力;二是汪中求的细节管理思想,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被中国各级政府和各大企业奉为必修课和管理宝典;三是姜汝祥的战略管理思想,认为战略决定成败,提出了总裁管控思想。
那么中国的企业到底是缺什么呢?执行?细节?思想?不管是哪个问题,最后都集中落在“人”的问题上。人的要素,不止包括员工与企业高管,当然也包括企业主。企业主许多是优秀执行者和企业家,高管是有思想、有专业的知识型人才,许多企业不但没有出现强强联手资源优化组合的局面,甚至出现寡妇岗位和管理黑洞。
一边是机制一边是信任,企业该选择那一边。
因为工作关系,我对民企接触得比较多一些。接触了民企老板手底下的得力干将,基本上来说忠诚的比较多些,心里很清楚企业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熟悉老板的工作作风和性格,嘴上时不时唠叨两句,但是事情还是照旧做的。而老板本人,也吃清楚知道自己的风格和企业的问题,也试图通过引进优秀人才来改善企业运营和工作瓶颈,但是往往遭遇优秀人才水土不服和忠诚人才难以突破得尴尬。那么是老板出了问题还是职业经理出了问题?